返回

第113章 真正的坚守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13章 真正的坚守派 (第2/3页)

她很难想象觉悟这么高的话,能出自一个农民嘴里。

    而不是那些高谈阔论的社会精英,比如自己。

    林知宴摆正姿态,又询问了一些问题。

    比如年收入,一个农村家庭年收入是三万块,算上买种子化肥的钱,收成不好的时候一年还要倒欠银行几千块。

    早期大灾变刚刚结束那几年,基本都是自己挨饿也要把公粮先交上去。

    “您不觉得这过的太苦吗?”

    林知宴已经用上敬语。

    赵志立被晒得黑黝黝的脸露出笑容,道:“你别看咱们抱怨,但大家都知道联邦难处,该交的粮不会少的。”

    “日子苦一些,挺一挺都能过去,哪一天国家反攻回去日子又好起来了。”

    林知宴彻底沉默了,陆小桐也收敛起了刚来时的天真烂漫。

    她们是第一次,实际接触神州农民,这个已经屹立于这片古老大地数千年的群体。

    在人类农耕文明史上,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族群能比得上他们。

    在人类文明消退的时代,是作为主要兵源的千万农民子弟守住了山河。在大灾变后的时代,是七亿神州农民承受了社会转型的阵痛。

    华族比其他族群高人一等,是他们实质上在方方面面维系住了整个文明。

    实际上,大多数华族农民生活称不上‘上民’。

    林知宴不由得想起了刘瀚文时常挂着嘴巴的话:从大灾变至今,坚守派从来都是地里的农民,而不是我这个半截入土的老东西。

    赵志立见气氛不对,赶紧转移话题,道:“而且我们也不算多么苦,你看那些邦民年年都有人饿死。平时播种和收割粮食,政府也都会派邦民来帮忙。”

    这倒也不是怕林知宴说出去,而是作为农民交了十年公粮,早已经习惯了。

    小姑娘觉得他们苦是好心,但日子总得过的。

    今年收成不好,所以大家怨气大一些,来年有余粮又都过去了。

    这个世界对于普通人来说忍耐与抗拒并存才是主基调,只有山穷水尽才会造反,平时有困难忍忍就过去了。

    而且联邦与农民关系也没到苦大仇深的地步,教育、医疗、治安等公共服务没有失能,民心基础还在。

    平时大家一起骂两句就行了,真要有人振臂一呼,大家反而觉得他脑子坏了。

    实在不行还有万能的邦民,看看远方的邦民吧。

    人的耐受性是很强的,只要农民还有一口饭吃就不会起来造反。

    “虽然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但好歹能吃一口饱饭,比那些邦民强多了。”

    “赶紧吃饭吧,不然就都凉了。”

    随后他跟陆昭开始一边喝着自家酿的米酒,一边东拉西扯。

    今天陆昭回来,他很高兴,酒是一杯接一杯。

    南海西道米酒度数不高,但杂醇很多,容易上头。

    赵志立喝得满脸通红,揽着陆昭肩膀,道:“叔我这辈子最后悔就是没去报名参军,当年我都跟你爸说好一起的,但我怕死啊!”

    “我没种,你爸是个英雄,你陆家是咱们黄水村最大的英雄。”

    陆昭笑道:“对我来说,您也是英雄。”

    临走前,陆昭给赵家留了三千块,当做老家的房屋管理费。赵家夫妇不断的推辞,经过一番艰难的拉扯,终于让对方收下。

    三千块钱对于陆昭来说不多,也恰好卡在他们能接受的数量。

    下午两点,陆昭等人开车离开。

    一路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