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章基因密码引发的风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6章基因密码引发的风暴 (第3/3页)

厅时,一位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现在林修远面前。

    “林医生,好久不见。”林雪记者笑盈盈地走来,手中拿着一份报纸,“有个新闻线索想和你聊聊。”

    林修远微微皱眉:“又是康泰集团?”

    “不是。”林雪摇头,“这次是关于科研的。最近有一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宣布要启动儿童罕见病基因治疗项目,面向全国招募专家顾问。我想,你应该会感兴趣。”

    林修远眼神一亮,立刻追问:“谁牵头的?具体研究方向是什么?”

    “牵头人是中科院生物医学所的陈教授,主攻X染色体相关疾病的靶向修复技术。”林雪一边翻看手机里的新闻稿一边解释,“他们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临床合作单位,特别是那些有实际诊疗经验的一线医生。”

    林修远沉默片刻,随后低声道:“我要亲自接触这些专家。”

    当天晚上,林修远独自坐在公寓书桌前,灯光映照着他略显疲惫却依旧坚毅的脸庞。

    他翻开笔记本,写下一行字:

    “如果不能改变制度,那就从底层重建它。”

    然后,他打开电脑,开始撰写一份名为《江城罕见病基因诊疗中心筹建方案》的文档。

    文档中详细列出了以下几个核心要点:

    -背景与现状分析:当前国内罕见病诊断率不足10%,基因检测设备稀缺,诊疗体系严重滞后。

    -目标定位:打造一家专注于儿童罕见病早期筛查、基因诊断与靶向治疗的独立诊疗中心。

    -技术支撑:引入全外显子组测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CRISPR- Cas9基因编辑原型设备等前沿技术。

    -合作模式:与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推动成果转化与临床应用。

    -资金来源:初期由林修远个人提供部分技术支持与算法模型,同时寻求政府资助、企业赞助及公益基金支持。

    随着一个个段落成型,林修远的眼神越发炽热。

    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图景——一个不依赖传统体制、以科学为本、以患者为核心的医疗新势力正在悄然孕育。

    这一夜,他几乎没有合眼。

    翌日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他已经将这份长达三十页的筹建方案打印成册,并亲手装订整齐。

    他打算正式向医院递交这份提案,建议设立独立的“罕见病基因诊疗中心”,并引入一系列超前的技术手段。

    但他也清楚,这一步将会引来更大的风暴。

    因为他不仅要面对赵文杰那样的保守派,还要应对整个体制内的阻力。

    不过,林修远并不畏惧。

    因为这一次,他不再是孤身一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