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章 算法初现锋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3章 算法初现锋芒 (第2/3页)

记本,登录内部服务器。

    他开始上传一份“测试数据集”。

    这份数据看似真实,实则经过精心构造,专门用于诱导监视者追踪。

    做完这一切,他重新坐回主控台,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跳动,将真正的核心代码加密转移至一个隐藏分区,并设置多重防火墙保护。

    就在最后一行代码完成的瞬间,他的眼角余光扫到了任务管理器中的异常流量波动。

    有人正在尝试访问他的终端。

    林修远嘴角微微勾起,

    “来得正好。”

    他不动声色地退出所有程序,熄灭电脑屏幕,然后起身伸了个懒腰,做出一副疲惫的模样。

    随后,他锁上门,离开实验室。

    走廊里一片寂静,只有远处值班室传来微弱的电视声。

    林修远缓步走在空荡荡的楼道中,脑海中却已开始规划下一步棋局。

    但这恰恰说明,他已经走对了路。

    一场医界风暴,即将掀起。

    林修远离开实验室后,并未立刻回家。

    他绕了几个弯,确认身后无人跟踪,才坐上一辆夜班出租车。

    车内昏黄的灯光下,他的眼神沉静如水,嘴角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徐璐说得没错,我们确实得小心行事。”他低声自语,脑海中浮现出那份被精心构造的“错误测试数据集”。

    那是一份看似详实、逻辑严密的数据模型,专门用于诱导监视者深入追踪,甚至可以反向暴露对方的监控手段和后台路径。

    而真正有价值的核心算法,则早已完成加密转移,藏匿于一个连他自己都难以察觉的隐藏分区中。

    第一步棋,已经落下。

    翌日清晨,阳光透过科研所窗外的梧桐叶洒进会议室,微尘在光束中缓缓飘浮。

    林修远刚踏入医院,手机便震动起来。

    来电显示:“市卫健委-陈教授”。

    林修远心中一动,接通电话。

    “林医生,我是陈志远。”电话那头传来一位年长学者低沉而凝重的声音,“你昨晚提交的那份关于‘新型抗生素肾毒性风险’的分析报告,我已经仔细阅读过了。内容非常专业,逻辑严谨。”

    林修远没有打断,静静地听着。

    “更关键的是,”陈教授顿了顿,语气微微加重,“就在你提交报告后的数小时内,我们收到了来自江城第一附属医院、市中心人民医院以及省立医院三家单位上报的共六例急性肾损伤病例,用药史均涉及你提到的这款新药——‘诺克西林’。”

    这正是他在运行智能诊断系统时偶然发现的问题:一款刚刚通过审批上市不久的广谱抗生素,在某些特定基因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