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烽火连天(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第2/3页)
副总说道:“老王,散会后立刻组织一个专项小组,就按照陈生刚才提的思路,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一周内拿出一个详细的、可执行的天水围推进方案给我!”
“是,张总!”那位王姓副总立刻应下。
张建华又看向陈秉文,诚恳的感谢道:“陈生,感谢你的真知灼见。
希望未来,我们能够携手,把天水围这个项目做好,做成标杆。”
“一定。”
陈秉文知道,初步的目标已经达到。
华润这架庞大的机器,终于要被推动着向着他希望的方向加速运转了。
而一旦天水围这个“超级工程”全速启动,作为重要股东之一的长实,必然要被卷入其中,消耗大量的资金、人脉和管理精力。
会议结束后,张建华再次与陈秉文用力握手,亲自送他离开。
“陈生,今天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张建华握着陈秉文的手,用力晃了晃,“以后还要多向你请教。”
“张总言重了,互相学习。”陈秉文谦逊地回应。
李国伟陪着陈秉文下楼。
走到一楼大厅,李国伟看看左右无人,压低声音对陈秉文说:“陈生,张总这次是下决心了。
不瞒你说,集团内部对天水围项目分歧很大,反对声音不少,主要是担心投资回报周期太长,风险不可控。
你今天的分析,特别是从战略高度和政治影响角度的阐述,正好给了张总最有力的支持。”
陈秉文点点头,他猜也是这种情况。
李国伟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陈生,还有个事不知道方不方便问?”
“李经理请讲。”
“你刚才提到,担心其他有实力的财团会抢先一步.不知道你心里有没有具体指哪一家?”
李国伟问得比较含蓄。
陈秉文心里明镜似的,李国伟这是在探他的底,想知道他是否针对特定的竞争对手,比如.长江实业。
他笑了笑,回答得滴水不漏:“李经理,港岛就这么大,有实力吃下这种大项目的,无非就是那几家英资洋行和本地华资巨头。
具体是哪一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华润要抢在他们形成共识、采取行动之前,先把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只要华润动作够快,姿态够坚决,别人想插手也得掂量掂量。”
李国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明白了。谢谢陈生指点。”
送走陈秉文后,李国伟立刻返回会议室。
张建华还在那里,没有离开。
“人送走了?”张建华问。
“送走了。张总,陈秉文这个人,确实不简单,看问题很透。”
李国伟感慨道。
张建华“嗯”了一声,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他刚才最后那几句话,点醒了我。
我们不能只埋头解决内部问题,还要抬头看路,注意外面的风向。
国伟,你立刻去办两件事。”
“张总您吩咐。”
“第一,动用一切关系,摸清楚港府工务局和规划署对天水围项目进度的最新态度,特别是有没有其他地产商在私下接触港府,表达对项目的‘兴趣’。”
“第二,重点留意长江实业李家成的动向。
我听说他最近和汇丰的沈弼走得很近,似乎在谋划什么大动作。
看看他和天水围项目有没有潜在关联。”
张建华的直觉告诉他,陈秉文暗示的“有实力的财团”,很可能指向最近风头正劲、且与汇丰关系密切的李家成。
“明白!我马上去办!”李国伟神色一凛,立刻答应道。
周一,早晨八点刚过,陈秉文就到了伟业大厦顶楼的办公室。
他坐在办公桌后,面前摊开着几份报表,但心思却没完全在上面。
他在等两个电话。
一个是花旗银行李德的确认电话,关乎那至关重要的六亿港币弹药是否能够到位。
另一个,则是开盘后青州英坭的股价走势,这将直接决定他下一步的战术选择。
桌上的电话率先响了起来。
是内线。
“陈生,花旗银行李德总裁的电话,一线。”秘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