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1章 龙窝(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11章 龙窝(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第1/3页)

    霍建宁的主动投靠,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陈秉文思维里某个之前被忽略的区域。

    他之前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资金、项目、股权争夺上,和李家成抢,和沈弼斗,和韦理结盟,想的都是如何吞下更多的资产。

    直到霍建宁这个人活生生地站在他面前,陈秉文才猛地意识到,顶尖人才的归属,同样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关键战争,其重要性甚至超越单一项目的得失。

    前世李家成那座庞大的商业帝国,固然有其时代机遇和李家成个人的眼光魄力。

    但若没有霍建宁、麦理思、周年茂、洪小莲等一批极为出色的助手辅佐,他或许依然能成功,但很可能止步于一个更富有的“李家成”,而绝难成为那个纵横全球、构建起庞大商业帝国的“李家成”。

    霍建宁,绝对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

    此人后来被誉为“李家成的右手”,是长和系资本运作的真正操盘手。

    没有霍建宁,李家成可能还是会成功,但绝无可能成为那个掌控和记黄埔、纵横四海的李家成。

    是霍建宁,在入主和黄后,主导了黄埔花园的开发,用那种巧妙的“表外融资、合作开发”模式,以极低的自有资金和负债,撬动了庞大的项目,快速回笼资金,奠定了和黄、长实在地产界的地位。

    如果换成李家成主导,若是沿用传统的高杠杆模式,负债率飙升,一旦遇到八二年的地产低潮,后果不堪设想。

    也是霍建宁,后来主导了和黄亏损业务的重组,推动其国际化,收购赫斯基能源、Orange电讯

    这一系列堪称经典的战役背后,都有这位“打工皇帝”的身影。

    他不仅仅是财务官,更是战略的执行者,甚至是制定者之一。

    “人才.”

    陈秉文低声自语。

    “项目和资金是硬实力,人才是软实力,更是将硬实力发挥到极致的放大器。”

    他现在摊子铺得越来越大,糖心资本、陈记食品、屈臣氏、北美业务,现在又加上了控股的青州英坭,未来必然还要深度介入和记黄埔。

    方文山能力全面,但已显疲态。

    凌佩仪专注业务,擅长执行。

    顾永贤精于法律.

    其他几个区域经理,都还需要打磨成长。

    他现在缺少像霍建宁这样,能独当一面,在财务和战略层面给他巨大支撑的顶尖帅才。

    霍建宁的到来,及时地补上了这块最关键的拼图。

    但这还不够。

    一个霍建宁不够。

    他需要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内阁”,一个能支撑起未来更庞大商业版图的团队。

    想到这,他按下内部通话键:“阿丽,进来一下。”

    秘书阿丽很快走了进来。

    “陈生。”

    “拿纸笔记录一下。”

    陈秉文沉吟片刻,开始口述,“我列了一个名单,让猎头公司去接触一下,

    如果可以的话,不计成本挖过来,不过要低调行事,不能弄的满城皆知。”

    阿丽立刻拿出记事本,准备记录。

    “第一个,麦里斯,之前是新加坡虎豹公司的总裁,英国人,熟悉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