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7章 黄金(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17章 黄金(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第1/3页)

    瓶装糖水进内地,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全是学问。

    眼下内地老百姓的消费能力还远远无法和港岛相比。

    如果用港岛的成本和定价去衡量,这生意根本没法做。

    内地老百姓现在一个月才挣几个钱?

    一瓶港岛产的糖水卖过去,价格怕是比人家一天工资还高,谁买?

    所以,陈秉文给高振海的指示非常明确:

    原料就地取材。

    糖、水果、瓶子,能在内地解决的,尽量在内地解决。

    只有这样,成本才能压下来,价格才能有竞争力。

    否则,别说跟可口可乐那种庞然大物比,就是本地汽水厂都能把它挤死。

    开局不易,但这一步必须走。

    内地市场是一盘大棋,现在落子,是为了十年、二十年后的格局。

    他看中的不是现在能赚多少钱,而是抢先占住位置,把渠道铺开,把“陈记”这个名字先塞进老百姓脑子里。

    等以后老百姓有钱了,第一个想到的才会是他的产品。

    这是一笔长期投资,赌的是未来。

    高振海问道:“生哥,还有件事。

    内地现在外汇紧张,如果我们用港币结算,很多单位付不起款。

    能不能接受人民币结算?”

    “当然可以,”陈秉文点点头,“收到的人民币就在内地采购原料,形成循环。

    这事你灵活处理。”

    这时,凌佩仪说道:“陈生,既然要我负责内地市场,我想和阿海一起过去一趟。

    渠道搭建、广告宣传这些,总得亲自去了解了解实际情况,心里才有数。

    北美那边有李明盯着,出不了乱子。”

    陈秉文看了她一眼,知道她说得在理。

    凌佩仪能力强,况且有高振海配合,开局能顺利很多。

    “可以。你和阿海一起去。”他顿了顿,补充道,“内地情况不同,做事方法要灵活些。”

    “我知道,陈生。”

    凌佩仪点头应是。

    星期一上午,陈秉文刚走进伟业大厦顶楼的办公室,就看到马世民已经等在外面,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

    “陈生,早晨好。”马世民精神抖擞,微笑着打招呼。

    “早,西蒙。进来说。”

    陈秉文示意他跟进办公室。

    在办公桌后坐下,陈秉文目光扫过马世民放在桌上的文件,问道:“东西带来了?”

    “带来了。”

    马世民将文件推到陈秉文面前,“这是我对屈臣氏改组,以及东南亚市场开拓的初步方案,请您过目。”

    陈秉文拿起文件,没有立刻翻开,而是看着马世民:“先简单说说你的思路。”

    “好的,陈生。”马世民胸有成竹开口说道:“我的核心思路是‘巩固本港,辐射南洋,着眼全球’。”

    “第一步,优先整合港岛本土的72家屈臣氏门店。

    进行标准化改造,统一形象,优化产品结构。

    增加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和陈记饮料的货架占比,提升购物体验。”

    “第二步,以港岛为模板,向东南亚复制。

    首选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这两地华人多,消费习惯接近,经济基础也好。

    模式以品牌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