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潜加里曼·香港系炎华·铜契锁沧溟 (第3/3页)
又在每一个关键点上,为它植入了来自炎黄同源的力量源泉和未来的繁荣密码!现在,网已张开!
“散会!”胡泉反手将玄铁长剑干脆利落地插回带着古朴纹理的鲨鱼皮剑鞘中,剑鞘底部那簇长长的朱红色丝穗在划过桌面时,不经意地扫过了那枚静静躺着的椰壳哨子,“替我传话给那位内心充满挣扎的年轻苏丹:炎华的蓝底金龙旗飘扬到这里,不是为了从他手里抢夺那片小小的海港,更不是为了占据他家历代祖先长眠的圣地!我们来这里的唯一目的,就是帮这位年轻的国王——把他和他的国家,从贪婪凶恶的红毛海盗的铁蹄下彻底解救出来!让文莱的土地上,从此再没有洋人的枪刺指向他的子民!等到文莱第一座现代化胡椒加工厂正式开工,飘出第一缕象征财富的辛辣香味时,我一定亲自乘船拜访文莱港,与苏丹陛下并肩站在码头上,共同举杯,开怀畅饮一坛用新鲜采摘的上等文莱白胡椒特制的龙国陈年米酒!”
众人再次有序地退出这间充满松香烟气与厚重决策气息的纶枢阁大殿,只剩下巨大的海图和香炉里笔直升腾的青烟,还有独自立在巨大的图卷前的胡泉。东方的晨光已经彻底照亮了每一根盘龙巨柱,也将海图上那片以新朱砂涂抹的“文莱”土地轮廓照耀得更加清晰,那抹浓重的红色边缘,正以肉眼可见的方式缓缓向外浸润、晕开,渐渐地,完美地融入了象征着炎华共和国那深蓝辽阔、充满力量的南海疆域,再也无法清晰分离……
三天后,郑玄带领着那五名神情专注、眼神锐利的同泽党法律与经济专业精英,登上了蒸汽机咆哮的“同泽二号”铁甲火轮。巨大的货舱经过专门加固,里面装载着精心挑选的重要物资:从国库印书局调拨的、用最新合金活字印刷机排版的《同泽法典》精装全册五百本;从工业部特别定制、象征两国联合权威的新版“炎华-文莱联合法律制定委员会”纯铜印章模具一套;以及整整十大捆特意在核心位置绣上了细小文莱皇家兰花图样的蓝底金龙旗。当这艘喷吐着滚滚浓烟的海上钢铁巨兽缓缓驶离坤甸港码头时,港口高处那十八门象征最高礼仪的铜铸古炮,发出震耳欲聋的欢送礼炮声——“轰!轰!轰!……”整整十八响!炮声轰鸣震荡波冲击着码头上所有停泊船只的桅杆,岸上挤得密密麻麻的坤甸侨胞,在一片硝烟弥漫中爆发出震天的哭喊与嘶吼:“请务必把我们的心意和力量带过去!告诉在文莱受苦受难的骨肉乡亲们!炎华的——龙旗——马上就到了!”
刘德华坐镇国内进行全局调配,他派出的庞大基建工程队在“同泽二号”离港后的第三天,便启用了整整一个运输船队的运力扬帆出海。钢铁洪流的核心是那几套为文莱胡椒加工厂量身定做、沉重无比的核心轧磨机组。阳光下,那些直径超过一米的特种合金巨型钢磨齿轮闪烁着令人心安的金属光芒。带队负责现场安装的总工程师陈永福——这位祖籍泉州的老匠人后代,他的父亲年轻时曾在文莱一个由红毛鬼控制的胡椒种植园里当过整整二十年的苦力,最后积劳成疾死在异乡,临死前布满老茧的枯手里还死死攥着一块祖传的、带着模糊龙纹的破旧瓷砖碎块!陈永福此刻小心翼翼地用珍贵的鲸鱼油脂反复涂抹每一颗巨大的合金齿轮牙尖,特别是齿面特殊压花工艺铸出的防滑龙形纹路的凸起处。“老阿公,您在老家看着咧,”他对着东方那片海低声念叨,满是油污的手指在那“龙眼”位置上久久摩挲抹油,“这一次,要让咱们造的钢磨,把那些红毛鬼贴在文莱胡椒上的吸血商标……碾得连渣都不剩!把它们对南洋的吸血吸髓……永远碾碎!”
王天行下令派遣的那个规模庞大、杀气腾腾的精英教导团队在闷热的第四天黎明,分乘十二艘装备了小型蒸汽机的快速登陆铁皮艇,悄无声息地从文莱淡布隆区与炎华新港之间偏僻的热带雨林内河水道穿插进入。当他们在一处狭窄溪流拐弯处试图快速通过时,遭遇了一小队受约翰国顾问指挥的文莱王室山林巡逻队!那些警惕性不高、装备着老掉牙滑膛枪的本地土著士兵本能地举起枪口试图拦阻这群来历不明、穿着奇特新式军服的精悍军人。带队的那位身高一米九、眼神如鹰隼般锐利的少校营长(炎华职务等级相当于副团长)王镇岳,二话不说,直接大步向前,闪电般掏出那张由文莱财政大臣吴炳坤亲笔签署并同时加盖了王室兰花印与炎华南洋战区军部赤金徽章的最高权限通行证!他猛地把这张纸拍在最前面那个领队小队长(文莱基层军官)的眼皮底下!“狗东西!没吃饭还是没开眼?!”他那炸雷般的声音在闷热潮湿的丛林里回荡,粗壮的胳膊一抡,直接用钢制突击步枪的硬木枪托“咣当”一声撞开了对方横在胸前的破旧滑膛枪管,“看看这上面盖的是什么印?看清楚印上镶着的龙!跟你们祖坟石碑上刻的、跟你们苏丹王冠上的守护神龙!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真血脉!”
李冰冰亲自调度指挥,动用海军高速联络快艇分多个批次接力送达的第一批六万份《告文莱骨肉同胞书》和三百份彩色精印《文莱复兴图》大型宣传画,几乎是瞬间就贴满了文莱王宫那高耸威严的四面宫墙外围!这些色彩鲜明、充满力量与希望的传单和图画,彻底覆盖了约翰不列颠总督府强行贴在墙上的那些鼓吹“先进西方文明统治秩序”的《南亚及东印度群岛殖民政务公报》,把它们遮得严严实实!一群训练有素、长期值勤的王宫御前侍卫被这幅画面吸引了,他们静静地围拢过来观看。突然,一个头发花白、服役超过三十年的老侍卫指着画面上那艘停靠在“未来码头”边的威武龙船船头,声音颤抖地失声喊出来:“天……天啊!那船头站着的那个戴礼帽的人……那轮廓,那气质……太像……太像前几代老苏丹陛下年轻时的样子啊!”这声惊呼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水面,人群中爆发出更复杂的骚动。“龙旗……真的又要飘扬在文莱的天空下了……”一位年轻的侍卫喃喃自语,忽然眼眶一红,猛地冲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揭下了一张传单,像抱着无价之宝一样紧紧捂在胸前贴身的衣服里,“终于……终于不用在红毛鬼面前低头下跪了!”
韩元亲自监督的“淡布隆高产水稻示范学堂”在选定的吉日清晨正式揭牌开学了。开学仪式就在一片金灿灿的稻田中央临时平整出来的场地上举行,数十位身穿传统酋长礼服、头戴象征权力羽毛冠冕的文莱各部族大酋长,亲自带着各自族中最核心的年轻种地能手(多为酋长的儿子或精心培养的继承人),每个人都满怀敬畏地从怀中掏出用油布层层包裹的珍藏之物——那是他们部落视为圣物、传家宝般珍藏了几百年的几粒特殊稻种!这些颗粒饱满但明显比现代良种小一号的谷粒,据一代代老人口口相传,正是遥远东方“龙国”的恩赐,甚至有些稻粒表皮上依稀还带着古老人工描绘留下的神秘龙纹痕迹!当炎华东域皇庄派来的首席稻作专家吴德才老先生亲自挽起裤腿走下浸水的示范试验田,展示最新发明的“定行距、深插秧”高效种植法时,一位在场观礼的、年纪最大(据说已超过一百一十岁)的白胡子老酋长穆尔加索达图斯,突然激动得浑身颤抖,猛地拔下腰间从不离身的祖传鲨鱼骨匕首,“唰”地在身边一块干燥结实的田埂硬土上,刻下了一个极其神似中华图腾的蜿蜒龙形!刻痕深深!龙头的方向,笔直地朝着他无数次在故事里听过的太阳升起的方向——东北!
一个月后,一个新月刚刚升起的安静夜晚,文莱苏丹哈桑纳尔陛下本人的亲笔回函(密封在一个特制的沉香木匣内),通过吴炳坤大人掌控的秘密王室内务水道,绕过无数约翰国监视哨,稳妥地送到了炎华紫宸殿那宽阔的红木御案上。打开匣子取出那封用特殊桑树皮硬纸书写的国书,只见信的抬头那朵华丽烫金王室兰花旁,赫然添上了一个微小的、却光芒闪亮的银色龙纹印记!信中的措辞已找不到一个月前那份国书里几乎卑躬屈膝的“恳请勿入”字眼,字里行间充满了不卑不亢的坚定底气。最令人玩味的是信件末端空白处,苏丹陛下亲笔寥寥数笔勾勒出的一幅充满力量和动态的简笔画——画面上是一艘乘风破浪的高大海船!船首高昂处清晰地雕刻着威严的东方龙首图腾,船体中部飘扬着象征文莱王室的兰花旗,最精妙的是船尾破浪处,刻画了几笔简洁有力的线条,暗示着船行的坚定航向——正迎着风浪,无畏地驶向更遥远东方那片被朝霞染红的壮阔海疆!胡泉郑重地将这封意义重大的国书铺展在那张巨大的加里曼丹岛海图上,信纸下方描绘的海峡航线刚好与他之前的战略规划线重叠,而画中那艘巨轮上象征着守护与力量的龙眼,正熠熠生辉地定格在海图上斯里巴加湾港中心灯塔的位置,仿佛在无声地宣告一种新时代的开始!
铜铸仙鹤香炉依旧喷吐着笔直如柱的青烟,但这缕缕青烟的气息之中,此时已悄然多了一丝极其辛辣、极其醒神——那是只有顶级文莱白胡椒才特有的浓烈芳香!胡泉长久地、深深地凝视着海图上那片早已浑然一体、再也无法分割的大片朱红色土地版图轮廓,苏丹信中那句被他划了双着重号、如同刻骨烙印般的话语再次回响在耳边:“龙旗照耀到的地方,就是我们文莱哈桑纳尔王朝新的家园与扎根的沃土!”他提起那支沉重的朱砂御笔,饱蘸浓墨,在海图边缘那块特意留白的空阔海面上,龙飞凤舞、力透纸背地写下了一行注定被历史记住的宣言:“同泽兄弟共同分享的繁荣之泽,必是如同大江大河百川归海的自然汇流,永远!不可能是倚仗炮舰与刺刀强行掠夺的霸道豪夺!”
巍峨宫殿之外,伴随着海潮声,一道悠长浑厚的汽笛声猛地撕裂了清晨的海雾!——“同泽二号”这艘远航功臣,满载着文莱人民的情谊返航了!庞大的船舱深处,不仅仅堆满了一袋袋散发着诱人辛香气息的文莱顶级胡椒王、一份份密封在特质玻璃罐里的文莱湾海底原油样本。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装在整块雕花沉香木盒中的特制双耳大酒坛!这是苏丹陛下珍藏三十年的私人酒窖里最珍稀的一件——那是用文莱深山清泉、文莱火山岩稻米,以及文莱原始雨林采集的九十九种奇异花卉和香草精心酿造的特制秘酒!坛口封裹着两层坚韧无比的红绸,红绸正中用璀璨的金线工笔勾勒着一条翻腾在祥云间的威武神龙的半身像——那龙身鳞爪飞扬,栩栩如生,眼神仿佛在燃烧,其神韵气势与炎华国玺上那条象征至高无上权力的五爪金龙相比,仅仅差了龙睛之中那一点赋予灵魂的亮光!
胡泉目光平静而深邃地注视着那条尚缺一缕神思的龙目,他心中毫无半分急切要去提笔点睛的冲动。他无比确信——当文莱历史上第一座属于本土的现代化胡椒加工厂机器轰鸣着,在千锤百炼的合金钢磨之间压榨出第一滴代表经济独立的芬芳胡椒精油之时;当文莱新成立的国防军士兵们在宽阔平整的新训练场上,第一次齐步走完成全套炎华陆军制式操典动作,队列整齐得如移动的钢铁城墙之时;当淡布隆那片寄托着古老信仰与新希望的水稻试验田里,第一次结出稻穗弯弯、谷粒饱满、亩产超过八百斤的高产新稻之时——那条象征血脉相连、命运共融的炎黄神龙,它那画龙点睛的最终一笔灵魄,必将如同深海孕育的第一缕自然曙光,自然而辉煌地,在那片属于南洋的广阔天空中被点燃!就如同那奔腾不息、横跨万里的加里曼丹岛所有山脉河流,无论河道几多曲折蜿蜒迂回,最终,都将浩浩荡荡、义无反顾地汇入那片最广大、最深邃、名为炎华的蔚蓝色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