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260 章 胥吏也需要一部考成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 260 章 胥吏也需要一部考成法 (第2/3页)



    那眼泪鼻涕一把一把地掉,皇宫的规矩果然是不一样。

    公主郡主的学堂不设在此处,她能在这儿读书也不知是好是坏。

    第二排除了三个太子的儿子外,还有个是肃王赵昀六岁的儿子赵铭,吊儿郎当的模样和他老子一个样子。

    老赵家除了太子这还可,貌似别的子嗣都不怎么丰啊。

    李瑜新职传出去了以后,朝廷上又是一番动静。

    他们都明白只要李瑜不犯大错,将来太子登基、皇长孙登基,李瑜怎么都能混个太子太傅荣休。

    光是想想,他们就觉得羡慕嫉妒恨。

    事实证明羡慕嫉妒恨没用,最重要的还是得看个人能力。

    比如他们羡慕嫉妒恨时候,李瑜却在内阁琢磨着胥吏的问题。

    光杀肯定是不行的。

    照现代公务员那套成本又太高,不如给这些胥吏也搞一套考成法?

    胥吏的政治地位在古代其实不高,甚至还是贱役的形象,也就是大家伙说的中九流。

    这导致他们只把这活儿当差事干,并没有什么社会荣誉感。

    如果肯定胥吏的能力和地位,甚至是每年评选优秀胥吏。

    给些荣誉性的赏赐,比如什么“国之干吏”之类的匾额。

    然后在考核中,给增设一些能吏、勤吏等等之类的奖项,与清官、能臣一同来京接受表彰。

    会不会好点儿?

    或许还可以改下胥吏的俸禄制度,直接由户部拨款负责他们的俸禄,而不是从县衙的财政出。

    这可以从根本上,降低他们盘剥百姓的必然性啊。

    最重要他觉得还是要建立,流官与胥吏之间的转换通道。

    比如说允许表现优异、通晓律法、有功绩的胥吏,通过吏员考成法等等,进入官员阶级。

    哪怕是过程极为苛刻,必须从九品开始做起,也算是给他们一个盼头。

    从而鼓励他们好好表现,而不是一辈子沉沦底层捞钱。

    人只要有了盼头,干坏事儿之前就会三思而后行。

    胥吏内部最好也得有晋升体系,什么异地任职、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