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1章 我悟了,哈哈,我悟了……(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21章 我悟了,哈哈,我悟了……(求订阅!) (第3/3页)

 等到夜深人静了,它才失落的离开。

    起初认识八公的人都觉得它坚持不了多久。

    可能一周,一个月就会不来了。

    但是三个月过去了,女主人经过媒婆介绍,又有了新的未婚夫,八公依然还在坚持。

    很快,半年时光匆匆而过,火车站附近的所有人几乎都认识了这只狗,也了解了它背后的故事。

    卖报纸的小贩会将自己午餐里的肉肠分它一半,车站的清洁工在清扫站台时总会温柔地绕过它身边,就连匆匆的旅客,在日复一日的见证下,也习惯了这道执着的身影。

    终于,这份无声的坚守引来了更广泛的关注,甚至有记者闻讯前来“采访”它。

    记者的报道与照片很快见报了,标题是《平阳火车站的守望者:一个关于忠诚与等待的传奇》。

    八公的故事像一阵暖风,吹遍了县城的每一个角落,人们从好奇、同情,转变为深深的敬意。

    四季流转,不变的等待春去秋来,寒来暑往,站台的银杏树从翠绿变为金黄,再被皑皑白雪覆盖。

    八公的毛发不再像从前那样油亮,嘴边也渐渐泛出了白霜。

    它的步伐变得有些迟缓,但那份坚持却未曾有丝毫减退。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火车喷出的白汽在严寒中格外浓重,乘客们裹紧大衣,行色匆匆。

    八公依旧坐在老地方,雪花落满了它的脊背,让它几乎成了一个雪雕。

    一位常年在车站旁摆摊的老婆婆实在不忍心,颤巍巍地走过去,试图唤它到自己的小棚屋里避一避。“八公,来吧,今天太冷了,你的主人他不会希望你冻着的。”

    老婆婆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八公回过头,用它那温和而忧郁的眼睛看了看老婆婆,轻轻摇了摇尾巴,算是打了招呼,但身体却没有移动分毫。

    这一刻,老婆婆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她明白了,这份等待,已经超越了动物的本能,成为一种信仰。

    最终的相遇与永恒的象征几年后的一个早晨,人们发现八公安详地趴在站台上它常年守候的位置,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它仿佛只是睡着了,梦终于带着它去见了心心念念的主人。

    消息传开,整个县城都陷入了悲伤。

    人们自发来到车站,为它献上鲜花。

    当年那位报道此事的记者再次提笔写道:“八公用尽一生,教会了我们人类什么是‘不离不弃’。它没有接到想等的人,却接住了我们所有人正在迷失的、最珍贵的情感。”

    为了纪念这份超越物种的忠诚,人们在平阳火车站为八公树立了一座铜像。

    铜像的模样,正是它平日里耐心等待的样子,目光炯炯,望向每一个归家的人。

    从此,八公没有离开,它化为了车站的一部分,化为了一个永恒的象征。

    它提醒着每一个匆忙的旅人: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值得守护的承诺,总有一种感情,能够穿越时间,直至永恒。

    当陈浮生抱着睡醒的儿子和女儿再次来到放映室门口时,电影已经放映结束了,然后看到的是一个个红着眼眶出来的观众。

    他们的妈妈和奶奶,赫然也是其中之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