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春晚(二) (第1/3页)
东北,哈尔滨。
室外是零下二十多度的凛冽严寒,呵气成霜,但老刘家里却暖得如同阳春三月。
那台大女婿前不久来‘拜年时’为二老添置的崭新的14英寸“牡丹牌”电视机被摆放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屏幕前围坐着一大家子人。
陈浮生的丈母娘和大嫂正把最后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猪肉酸菜的浓郁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房间。
老丈人穿着厚厚的毛衣,戴着老花镜,身体微微前倾,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小孙子兴奋地在他膝边扭来扭去,小脸因为很嫩,被屋里的热气和对晚会的期待而变得红扑扑的。
当电视里传来春晚倒计时的声音时,全家人的注意力瞬间被牢牢抓住,连在厨房忙活的丈母娘也擦着手快步走了出来。
“开始了吗?小莉和浮生什么时候出来?”
“妈,您别急,这刚倒数呢,小莉他们的节目肯定在后头!”大舅子笑着安抚道,顺手把调皮的儿子搂进怀里。
刘母看向电视里,正好里面传来了整齐划一、充满期待的呐喊:“30、29、28……”
京城,铜锣古巷48号院子。
这是一处大杂院。
住了8户人家,但买了电视机的也就住在中院的何柱一家。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平常大家住在一个院子里,就算偶有一些小摩擦,总的来说关系都还不错。
所以此时这八户人家都各自带着板凳汇聚在何柱家里,热热闹闹的期待着春晚的开始。
同时他们还跟着电视机里的声音一起倒数:
“20、19、18……”
上海。
冬夜湿冷,霓虹灯光在湿漉漉的弄堂路面投下碎影。
石门一路的一处弄堂里,亭子间、前楼、厢房的邻居们,端着自家炒货、糖果,挤进了二楼王工程师家。
王家新买的“金星牌”电视机罩着钩花纱罩,被郑重地摆在五斗橱上。
“哟,阿王,今朝频道调了蛮灵光哦!”隔壁张阿姨用上海话夸道,顺手把一碟城隍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