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亏本是不可能亏本的(求订阅!) (第2/3页)
国府建在北影厂的明清街周围。
昨天下午就有美术团队的人过去看了。
今早的会议上王福林便问了一下探察的结果。
负责带队去北影厂实地考察的美术组王组长翻开手里的笔记本,面色有些严肃地摇了摇头:“王导,各位同志,昨天下午我们仔细勘察了北影厂明清街周边的情况。结论是:恐怕不太可行。”
“怎么说?”王福林追问理由。
王组长点了点头,显然早有准备:
“首先,北影厂的明清街,是为了拍摄清代中后期市井故事搭建的,建筑风格、街道尺度都透着股‘烟火气’和‘市井味’,而我们要的荣国府,是敕造的国公府,是钟鸣鼎食的贵族门第,讲究的是宏大气派、庄重典雅,如果把国公府建在仿市井的街道旁边,就像把凤凰窝搭在鸡舍边上,格调完全不搭,会严重破坏《红楼梦》应有的贵族气韵和审美基调。”
说到这,王组长翻了一页新的笔记,继续说道:“第二,空间规模和布局受限严重,我们初步测算过,要完整呈现荣国府的格局,至少需要近百亩的连贯地块,而北影厂明清街周边的空地,不仅面积不够大,而且被现有的道路、仓库和其他建筑分割得七零八落,根本无法规划出荣国府那种中轴对称、庭院深深的纵深感和整体感,如果硬要塞进去的话,就展现不出书中‘三里半大’的府邸气象。”
“第三,周边环境和拍摄干扰无法解决,大家知道,北影厂本身就是一个正在运转的制片基地,周围难免有电线杆、现代建筑,更重要的是,无法避免其他剧组的噪音干扰,打个比方,如果在拍摄贾母宴饮、宝玉读曲这样的重头戏时,隔壁传来枪战片的‘砰砰’声或者汽车的喇叭声,那简直是灾难!”
会议室里的众人听了王组长的汇报,纷纷也都皱眉附和道:
“这么看来,将荣国府修在北影厂确实不太适合。”
“还挺可惜的,我听说北影厂也有意拍电影版的《红楼梦》……”
就在这时,有人忽然敲了敲会议室的门,打断了大家的讨论,也都纷纷扭头往门口看去。
见是厂长的秘书,王福林起身问道:“姜秘书,有什么指示吗?”
“不好意思打扰大家了。”姜秘书先朝众人表达了一下歉意,然后看向王福林说道:“王导,厂长请您去他办公室一下。”
“……好。”
既然厂长都让自己秘书来请了,王福林也不敢耽搁。
转身和剧组众人打了声招呼之后,便跟着姜秘书朝着厂长办公室走去。
边走也打探道:“姜秘书,王厂长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东方公司的陈导来了,似乎和厂长聊到的话题跟你们剧组关心的场地有关,所以厂长才让我来请您过去。”
“哦,这样啊。”
王福林带着疑惑与好奇,很快就来到了厂长办公室。
陈浮生之前在央视进行春晚彩排的时候,就和王福林是见过面的。
所以此时再见也不用太客气,简单寒暄之后,便直入主题的问道:“王导,听说你们《红楼梦》剧组在为拍摄场地选址?”
“是啊,陈导消息灵通。”
“那必须啊,我爱人就是央视的嘛。”陈浮生继续问道:“选定地址了吗?”
“就是还没有啊,陈导见多识广,能不能给我们推荐一二?”
听到《红楼梦》的选址还没定,陈浮生也就把自己刚刚和王厂长已经说过一遍的影视城计划,再次拿出来讲了一遍。
王福林听罢,难掩震惊道:“陈导,你们东方公司这么有钱吗?”
“王导过奖了,与其说我们东方公司资金雄厚,不如说这是我们基于对行业的判断,必须做的一项战略投资。”
陈浮生接着道:“因为我们与国外影视行业打交道比较多,所以我们更清楚目前国内国外在影视工艺水平上的差距,而建设一座影视城,有助于系统性地解决目前国内剧组面临的场景匮乏、技术支撑薄弱、拍摄效率低下等核心痛点,通过提供规模化、专业化的制作基地,从根本上优化生产流程,从而提升整体制作水准和竞争力,虽然不敢说这样做就能赶超国外,但是希望可以缩小一些差距吧。”
“陈导格局宏大,目前中国确实还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