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两百二七章 谢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两百二七章 谢恩 (第2/3页)

哪里遇袭的!

    行昭完全有理由相信陈显与秦伯龄已经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结盟。

    这一世的方皇后为什么希望她早嫁,甚至还未到及笄就赶紧将她嫁出去,害怕皇帝不行了,国丧耽误三年是一回事儿,更多的是顾忌这一触即发的局势,皇宫正张大嘴巴,等待着吞噬从未停息过的腥风血雨。

    成婚第二日大早进宫,既是叩谢皇恩,也是拜夫家长辈和开祠祭祖。

    天子为父,两样事儿就可以一块儿办了。

    小夫妻都是在宫里头长大的,轻车熟路,进凤仪殿是蒋明英领的路,这才隔了一天,行昭却觉得有很久没见过似的。

    一进大殿,便见帝后二人并肩坐于上首,下首陆淑妃、陈德妃、王懋妃还有惠妃按序而坐,顾婕妤是唯一一个未在妃位却列席落座的。

    行昭跟在六皇子身上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算是补昨儿个的高堂之礼。

    皇帝靠在椅背上,眼睛眯了眯,瞧不太出来两人的貌合神离,便惯例说了几句:“户部的事儿就先放一放,也借机会好好养养身体,延绵子嗣是大事...”陡然想起来老二成亲结结实实两三年了,是一点儿子嗣动静都没有,这可不行,他如今身子还健壮,可百年之后老二即了位,后嗣儿子没有,怎么坐得稳皇位...

    又道:“温阳是在朕和皇后身边儿长大的,品性言行自然挑不出错儿来,可尊长爱幼也得牢牢记着,等回了门记着去豫王府请个安,豫王妃闵氏到底是你长嫂,女人家要记得本分!”

    请安?

    让她去给闵寄柔请安?

    皇帝竟然用了请安这个词儿,旧俗里也有平辈之间的问好之意,可在定京城百年约定俗成里,只有下对上,晚辈对长辈才有请安一说。二皇子行长,可能长到哪儿去?她与老六和二皇子、闵寄柔分明是同辈份的人!

    行昭只装作没听懂,敛目屈膝,低声应诺:“是,阿妩一定牢记圣意。”

    王懋妃微不可见地瞥了眼方皇后,再飞快地转过头来,笑得很婉和:“阿妩养在皇后娘娘身边儿的时候,皇上当做自个儿女儿来待,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如今阿妩变成了皇上的儿媳妇儿,亲上加亲。如今皇上高兴,皇后娘娘也高兴。”

    出身决定见识,见识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言行。

    逗惠妃玩儿是高兴,方皇后看了王懋妃一眼,她没这个兴趣接这个正志得意满的女人的话儿。

    现实会狠狠地扇她一巴掌。

    坐到一半儿皇帝就起身要走,顾婕妤跟着告了退。德妃识趣软硬兼施地招呼惠妃也跟着告辞,淑妃和方皇后两厢看着跟看亲家似的,看着看着就笑起来,行昭自觉地端了个小板凳正想到方皇后身边儿坐着,却被方皇后很嫌弃地撵开了。

    “去去去去,自个儿去挨着老六坐。”

    淑妃笑起来:“听蒋明英说,皇后娘娘昨儿个哭了得有半宿,劝都劝不住,阿妩今儿个好好劝劝。”

    行昭也跟着笑起来。六皇子背着手埋头默上一默,决定明哲保身。

    方皇后问的无非都是些家长里短的东西,昨儿个晚上行昭和六皇子天南海北地聊就是没聊到自个儿家,打了哈哈囫囵过去,六皇子是皇室男丁成亲大事儿得去天坛祭祖,向公公来请。向两个妈作了揖接着就出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