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科技的力量,神奇吧? (第3/3页)
“这就是乐坛法师吗,写出来的歌能让唱歌的人进步一个量级。”
“都说了不要叫法师,叫牧师。”
“这里是华夏,叫乐坛方士。”
网友是在搞抽象,但架不住《隐形的翅膀》真有东西,这首歌旋律温和抓耳,再加上其简单好唱的特质,传播速度很快。
当余惟码完字再去看的时候,这首歌已经成为翻唱界的流量密码了,虽然他们都唱不出林雨汀那种蜕变的感觉,但也都不难听。
这歌就很难唱难听,除非压根不会唱,或者声音完全不适合……
他翻着歌曲的相关推荐,结果翻着翻着居然刷到了第二期节目里孟寒问他的话。
不是量身定做,那我是不是也能唱?
节目组也把这句话剪进了正片里,话是孟寒唱歌前说的,但听完歌再来看,节目效果十足。
“支持孟老师唱,一定很好听。”
“我也想听,这么温柔的歌非常适合他这样的铁血硬汉。”
“这下不得不听了。”
“害怕.jpg。”
巧了,余惟其实也想听,不过孟寒老师现在估计还在调养身体,别说唱歌了,第四期节目他怕是都得缺席。
就在网友看乐子不嫌事大的时候,忽然有个叫末夜祭奠的网友提出了用AI。
孟寒没时间唱,那他们根据孟寒的声音训练一个AI不就行了,到时候想怎么听怎么听。
什么年代了还在听传统唱歌?
“天才!”
余惟经常刷到那种调出来的AI唱歌,能满足好奇心就算了,很多语言模型厉害点的唱歌还挺好听。
这一想法迅速就得到了众人的支持,点子是当天来的,歌曲是晚上出的。
当余惟点进视频的那一刻,再想走已经来不及了,时间太短AI模型的声音跟孟寒没有特别像,但一开口还是让他没绷住。
沙哑的喉音夹杂着电音如砂砾滚过荒原,甫一开口便将林雨汀版羽毛般轻盈的旋律锻造成钢铁。
每一个爆破的咬字都像马蹄踏碎冰河,当“我知道”三个铿锵有力的字从视频中迸发,余惟还是不厚道的笑了。
科技的力量,神奇吧?
不过他还没幸灾乐祸多久呢,很快就在评论区看到了自己。
“孟寒老师唱余惟的歌了,能不能让余惟也唱唱孟寒老师的摇滚?”
这条消息迅速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你别说,你还真别说,认识余惟那么久了,他还真没唱过别人的歌。
再加上余惟的新歌很多,声源丰富,没过多久他的AI唱歌模型就做出来了,而且博主选的歌的就是孟寒的《雾霾》。
“余惟知道错了,《雾霾》确实比蓝莲花强,有音频为证。”
“这叫余惟亲自下场证明《雾霾》就是一坨。”
评论区网友串的飞起,已经有评论在点歌“余惟唱一切”了。
以前的人有什么听什么,后来的人想听什么搜什么,现在的人想听什么自己剪。
他们敢做视频,余惟自己都不敢听啊……
阴成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