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你管这叫正能量歌手? (第1/3页)
“你最近这些歌都好正能量啊。”
自打余惟上了节目,出的歌一首比一首励志,《飞云之下》还是温柔倾诉型,到了《隐形的翅膀》《追梦赤子心》演都不演了。
余惟都没好意思说,其实还没播出的第四期节目,歌也挺励志……
电话里祁洛桉忽然压低声音,说出了一番极为大胆的话。
“你以后唱一首正能量,我在你身上写一个正字,怎么样?”
“什么玩意?”
余惟被问的有些不明所以,尼玛,那是正经正字吗,这种图他好像在哪见过。
写正字未免有些太变态了。
祁洛桉噗嗤笑出声,偶尔逗逗他还是挺有意思的,人呐,就算对别人表达好感也不能失去自己的个性。
如果一味地示好那和工具人何异?偶尔来点小叛逆,这才是她。
话题虽然有些聊歪了,但这个事确实不容忽视,余惟在节目上一直以来的表现都太正能量了。
这种事有利有弊,好处是有很强的个人风格,标签能快速建立歌手辨识度,降低听众的认知成本。
例如“情歌王子”“铁肺女王”,都是通过符号化的加深观众的印象……
标签化便于资本运作,资本也更倾向投资风格明确的歌手,像正能量这种标签,别说资本了,上面也喜欢。
可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标签容易窄化创作视野,观众逐渐会产生审美疲劳。
你再牛逼的歌手,老是唱一种风格的歌,时间久了大家也吃不消啊,歌总是会听腻的。
标签这东西,既是工具也是枷锁,别的歌手待在舒适区就算了,余惟可没有舒适区……
他什么都不擅长,但理论上又什么都能唱,这种情况下,确实没必要给自己贴标签,要不然大家都快以为他是正能量专业户了。
余惟正琢磨怎么摆脱刻板印象呢,突然一连收到五条消息,都是祁洛桉发的。
“干嘛?”
电话还连着呢,有什么话不能当面说还要发消息,总不能是难以启齿的小秘密吧。
祁洛桉倒也不直说,只是一个劲的催促让他看,余惟顺手点开,发现是五张截图。
上面都是些夸他新歌的评论和帖子,都很有代表性。
“破音地方是我感觉最震撼的地方,听到那起鸡皮疙瘩了,有没有和我一样的?”
“所以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
“梦想是不会发光的,发光的是追梦的你。”
“你要说这首歌多优质吧,那倒也没有,但听着听着就是能全身心投入进去,余惟还是顶。”
这一页基本都是网友热议,关于听歌的感悟、心得体会,看得出大家挺喜欢这首歌。
《追梦赤子心》能火余惟是一点不意外的,这首歌有记忆点也能打动人,属于那种叫好也叫座的。
反正看了那么多年文娱,他很少在这首歌的剧情里看到差评,顶多是“听腻了”和“get不到”。
普通听众的评价都流于表面,但中间几位音乐人同行的分析就比较深刻了,其中还有一条孟寒老师的。
[乐评人李婉:《追梦赤子心》填补了本土摇滚长期缺失的热血内核。与批判性摇滚不同,它摒弃了愤怒与晦涩,余惟以“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的嘶吼式表达,重构了理想主义的音乐语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