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这也太能吹了 (第3/3页)
的恶意。”
“不止身边,可能我们自己心里就潜藏着恶意。”
“写的真好,神作,虽然我还没看。”
普通读者对《恶意》的最直接反应是震撼与寒意,这种心情不仅来自于案件的本身,更源于对人性阴暗面的赤裸呈现。
余惟的写法也让大家觉得很新奇,在三分之一处就揭示了凶手身份,打破了传统推理的套路。
老实说,这种结构安排最初让一些读者有些痛苦,阅读体验又躁又闷。
然而正是这种不同寻常的叙事方式,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不自觉产生了心理共鸣。
“当你以为自己已经明白案件的所有可能性时,余惟就祭出一个新的反转来让你大吃一惊。“
多重反转也是《恶意》这本书为人称道的一点,不断推翻先前建立的“真相“,让读者体验到思维被颠覆的震撼感。
这还是第一次,余惟的写作技巧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网友里倒是还有很多不喜欢这本书的评论,但几个蹭热度的文学评论家直接把这本书吹上天了。
虽然是为了跟风,但这本《恶意》他们是认可的,要单纯想蹭热度,他们早吹捧余惟的文娱是世界第一神作了……
说到底,还是这本书值得他们夸,搞文学的多少有些眼高于顶,写网络的成绩再好都很难被传统文学界认可。
但余惟这本书不太一样。
《恶意》的多视角叙述方式很新颖,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悬念和层次感,也很好地展现了真相的相对和叙事的主观。
他们特别推崇余惟在叙事结构上的创新。
文学界其实还是有一定派系斗争和小团体的,如果是同行写了一本好书,业内很容易褒贬不一。
但余惟是个纯外人,他的书只会给业界注入一些新鲜血液,提高行业的热度和流量。
他是明星,写的书又无法撼动他们在行业内的地位,搞文学的又不傻,像这种对他们没有威胁的大善人,肯定要大吹特吹啊。
吹了就有热度,而且写的也确实好。
[作家夏丹:潜伏在《恶意》故事底下的,是一条黑色的河流,名为人的恶意。虽然可以听到流淌的微弱水声,却无法轻易看到它的流动。
这种对人性阴暗面的探索超越了悬疑的局限,使《恶意》具有了纯文学的深度和严肃性。]
余惟随手翻了几条,这位吹的甚至已经是相对保守的了……
还有几个说他有“大师级的叙事技巧和对人性的深刻观察”的,属实有点太能吹了。
夸书就夸书,夸他干什么,他只是他人著作的搬运工,吹吧,骄傲一点就算他输。
很多网友之前都在观望,悬疑追读难受,只等着更新完再去一次性看个爽。
现在看到这么多人讨论又是好评如潮,索性一窝蜂涌了进去,加入了余惟读者这个权威的组织。
随着舆论发酵,《恶意》大火只是时间问题。
吃吧吃吧,好吃就多吃点,接下来他又要开始狠狠地造史了……
就在他打算写文娱新剧情的时候,居然收到了网站编辑的新消息。
“你的《恶意》为什么不签约?”
自从余惟发书,他们已经邀请签约好几次了,结果他理都不理。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恶意》质量很高,这本书的商业价值难以想象,可不是余惟的文娱能比的。
文娱版权很难卖出去,但《恶意》不一样,他随便一个影视版权都能让平台大赚一笔。
有什么要求都可以商量嘛,都发出来了就是不签约,急死个人。
“我怕……被改编成斗气化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