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老君:我知不道啊 (第2/3页)
去天庭,不免堕了他齐天大圣的威名,遂作罢,想起金角银角压龙山的那位老母亲。
遂飞入洞外,翻身纵云,急去压龙山,欲来个:“师妖长技以制妖。”
再说武当山,太和宫中。
曹空正与真武大帝谈论混元道果。
真武大帝道:
“混者,即阴阳未分,清浊未判,万物一体,元者,乃万物本源,造化之始,故二者相合,即为道之本身,是根源。”
曹空眼露思索之意,他道:“道友如今将成混元?”
他与真武大帝早已相识,交情深厚,先前他也曾称真武尊号,真武反而不悦,故如今称其为道友。
真武大帝笑道:
“然也,我执掌北方,掌御万水,又得阴阳交感演化万物,且融“荡魔”“真武”等真意为一体,亦得逆反先天之功,
有混元之雏形,如今闻元始天尊讲道,更明前路,我观道友的风道,非东西南北寻常风,亦非和薰金朔风,乃是天地八门,
亦触本源,待到道友风道一成,即能尝试演混元之妙。”
说着,真武大帝感慨道:“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而生万物,换而言之,万物归一即道。”
此番话常人可能听的云里雾里,曹空却因境界奇高,而心中清明。
他道:“原是如此,倒是我往日知见障了,以为五行阴阳皆不可少,如今方知,一道即可演万道。”
真武大帝笑道:
“此事说来轻巧,若落实处,那是难之有难,三界不知有多少道果者,被困之境,不得寸进,不过以道友之才,当不为障。”
曹空失笑摆手,言说真武大帝谬赞。
曹空忽心生一念,问道:“道友,敢问若成道果,待到来日天地成坏之时,可否护身边之人。”
真武晒然一笑,知曹空为何而问,天地成坏,万物皆空,除却道果者无人能躲。
可哪个道果者是凭空修来的,少不了和天地万灵染上关系,故动此护持念,属实正常。
他正要回答,又念:‘不对,洞真道友乃是太乙救苦天尊弟子,太乙救苦天尊成道量劫之前,神通无量,
定知此事,可我这道友却如此问,定是太乙救苦天尊刻意不说,想来有他的用意,我不能坏了他的事。’
遂见真武大帝面色不变道:“我如今成道尚浅,还需摸索。”
曹空颔首,遂眼眸忽起涟漪,道:
“道友稍等,我受大天尊钦点,护持西游,昔年请两师弟下凡,他二人托生妖魔,不过那妖却是个不善不恶的妖,不当死,我且去护他一护。”
真武大帝示意无妨。
遂见面前曹空不动,似道尊安坐九天,可其阳神却是神游万万里,刹那间来到压龙山。
真武大帝心赞道:‘我这道友道行之高,三界少有,若有朝一日成道果,即入天下第一流。’
压龙山中的九尾狐,感洞外之煊赫堂皇意,她识出这是神圣之气,非三界中的大道统之人不可有。
于是忙出洞相迎,甚至还叫上洞中几个极美的女妖,且手捧诸多宝贝,如玛瑙之流。
“小妖拜见上仙,不知上仙为何来我压龙山。”
曹空长话短说,言说齐天大圣将来,若不欲丧命,即将幌金绳放于洞口,寻好理由,莫要和那猴子打照面。
九尾狐吓了一跳,忙解开裤上腰带,曹空侧过身去,又嘱咐,莫说他来过,若此事办好,日后寿终正寝,他可令其托生有福之家,重踏仙路。
做罢一切,曹空离去,此番护持,不过是担忧金角银角心境有缺。
毕竟这俩道童也是赤子之心,又承生育之恩,若九尾狐死去,难免心中有愧。
不多时,孙悟空到来,有女妖压着心惊,宛如常人,故意道:
“老奶奶说,这幌金绳最近身上戴久了,略有暗沉,当需晒一晒,日后再戴。”
孙悟空暗笑:‘好运道,我这就将这宝贝取来。’
遂拔下一根毫毛,变作一条假的幌金绳,神不知鬼不觉的将假的换了,而后扬长而去。
这压龙山的九尾狐,见被晒的幌金绳迟迟未被偷走,一颗心始终悬着,殊不知一场劫难,早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