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二郎神有感而赴,师徒皆二心(还有一章,晚点发) (第2/3页)
语,说出万岁狐王的来意,
杨戬微微颔首。
不多时,万岁狐王和玉面公主齐至,狐王恭敬行礼,公主亦是如此。
曹空道:
“考虑好了,西梁女国有一山,名为毒敌山,山中有一洞,名为琵琶洞,若你女儿从此居此等,不以妖法伤人害人,
且不出此国,我可护其一生平安。”
万岁狐王此时才抬头,他谦卑道:“愿依真君之言。”
玉面公主听在心中,不是滋味,昔日父王,何等英明,又何等傲气,如今却为他,言语谦卑。
遂缓缓抬首,见曹空面容,一如当年,无有二样,她不禁恍惚。
初见即为一小道,她在天上,小道在泥土上,再见道人已有不凡气度,面对她父王,仍不落分毫。
此为第三见,见之,好似萤火窥测皓月之辉,感己身之微小。
父女二人齐抬首,亦看见曹空旁的杨戬。
万岁狐王纵横数万载,龙王亦对其敬,百万家私可令牛魔王不惜为赘,且其生前无人敢窥,自是修为不凡。
望杨戬,好似望见一尊锋芒毕露的天神,却也不觉奇,以如今曹空的身份,往来不凡属实正常。
他再度拱手,以示见过。
可令曹空惊讶的是,杨戬向来性傲,竟也颔首,示意见过。
要知道,便是巅峰时期的万岁狐王站在杨戬面前,杨戬都有可能不拿正眼去看,如今竟态度颇为良好。
而那玉面公主亦见杨戬,一时间竟面色怔怔,遂听狐王轻咳,方如梦初觉。
曹空见状,拂袖招来一叶,萦绕万岁狐王面前。
他道:“此叶会引狐王去毒敌山,狐王自可安置女儿,日后若有危难,即握此叶,心念我之神名,我自会出手。”
万岁狐王谢了又谢,玉面公主亦是如此,只是神色恍惚,不知是否因狐王寿终,而心绪不宁。
万岁狐王遂对曹空杨戬二人行礼,言欲离去。
曹空微微颔首,杨戬却忽道:“且慢。”
万岁狐王顿足看去。
“接着。”
只见杨戬抛出一道流光,万岁狐王将其接住,乃是一白玉瓷瓶。
“你寿不终矣,筋衰神败,这瓶中之物,可为你延寿几月,把后事都料理了吧。”
万岁狐王见状,又惊又异,自己情况自己知道,他已服延寿之物不知几何,身体已如风中残灯,随时衰败,全靠的是心中一口气。
可这瓷瓶中之物,竟能为此时的他再做延寿,可知价值何等不凡。
他郑重回首,行大礼:“蒙大人之恩,小狐感激不尽,斗胆问大人姓名,以图供奉。”
杨戬淡道:“姓杨,你且去吧,不过随手施为罢了。”
曹空望之,眸有所思,浑不在意,些许延寿之物,对杨戬来说,却是随手施为。
万岁狐王携玉面公主共拜之,遂离去。
······
日升月落,轮转不知几何,已然由春至夏。
夏日炎热,令人心躁。
唐三藏师徒四人,仍在西行路上。
师徒们正行赏山水之景,忽的见前方有一处高山阻路。
唐三藏平日里多念【多心经】,打开了门户,一点灵光自透,能有非常之觉。
他勒马回头道:“悟空,前方有山,恐又生妖怪,需要小心。”
孙悟空向来神完气足,乃天地造就的石猴,修得仙体之后,更能不食不眠,可此刻竟显恍惚,迟了一瞬才反应过来。
孙悟空看向唐三藏,笑着道:“师父莫怕,有老孙在,什么妖怪来了都不怕。”
唐三藏察孙悟空心不在焉,他道:“悟空,平日里你反应机敏,如今怎么走了神,乱了意。”
孙悟空道:“不过是师父错觉罢了,我们继续向西天去行吧。”
说着,高喝一声,松开手上缰绳,令白龙马快走,如飞似箭。
此番意马脱缰,唐三藏措不及防,惊呼一声,只得握紧鞍桥,不敢松手,心头已有恼意。
沙悟净挑着担子道:“怪哉,这马平日里慢慢悠悠,不惧二师兄,亦不惧我,怎唯独惧大师兄。”
孙悟空闻言而笑:“想当年,老孙我在天上做过弼~做过官,这些马惧我,实属常理。”
猪八戒一旁嘟囔:“这马是惧你的名头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