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童子灵窍与终南秘dong (第3/3页)
护孩子。”
琴音渐歇时,石像的胸腔突然弹出个暗格,里面放着卷麻布,展开是封泛黄的信。信是苏婉写给弟弟苏直的,字迹比医案里的更轻柔:“直弟,吾知你喜逗孩童,故设此坊。医道不止于救病,更在护童心。若后世有童子能识此洞,能懂琴音,便是吾道有继。切记,不可让奸人毁此秘境,需以童声为护,以花草为障。”
“难怪那孩子能找到这里。”煊墨将信小心收好,“他的‘灵窍’没被世俗干扰,能听见苏婉留下的‘童声密码’。”他看向石像,突然注意到石像的银簪上刻着个极小的“苏”字,与玺铭玉镯内侧的族徽完全一致,“这石像也是苏家的信物,是苏婉医道传承的象征。”
离开秘dong时,洞口的蕨类植物自动合拢,恢复了之前的模样。陈女士带着孩子在溪湾等他们,孩子手里拿着朵琴叶紫菀,见了煊墨,突然把花往他手里一塞,指着山洞的方向咿咿呀呀地说:“姐姐……琴……笑了。”
煊墨蹲下身,轻轻摸了摸孩子的头:“姐姐听见了,她很高兴你能找到她。”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突然拉起煊墨的手,往他掌心按了按——像在模仿岩壁上的手掌印。那一刻,煊墨仿佛感受到一股微弱的暖流从孩子掌心传来,与洞里石像的气场隐隐共鸣。
返程的路上,炳坤把“开心散”的配方抄在笔记本上,旁边画了个笑脸:“回去先做给街坊的孩子们试试,赵姐的宝宝快会爬了,正好用得上。”煊墨则反复看着那封家书,指尖划过“护童心”三个字,突然想起什么:“苏婉说‘以童声为护’,恐怕不只是指找到秘dong——她是想让后世的孩子,用纯净的声音和心灵,守护这份医道。”
车过太乙峰时,阳光正好驱散了云雾。煊墨望着窗外掠过的紫花地丁,突然明白苏婉留下的从来不是冰冷的药方和琴谱,而是一份温热的嘱托——让医道像终南山的草木,在孩童的心田里扎根、生长。他掏出手机给玺铭发消息:“准备些空白的手掌印纸,下周带孩子们来终南山,让他们也在秘dong留下印记。”
手机那头很快回复:“老李已经在给孩子们做琴形木片了,说要教他们弹最简单的泛音。”煊墨看着消息笑了,抬头时,正好看见阳光穿过云层,在山巅投下巨大的琴形光影,像苏婉在云端轻轻拨动了琴弦。
而他们都没注意,那朵孩子送的琴叶紫菀,被夹在苏婉的家书里,叶片的纹路在阳光下舒展,竟与信上的字迹渐渐重合——仿佛六百年的时光,在这一刻完成了温柔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