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章:守护与远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章:守护与远行 (第1/3页)

    终南山的菊花坡藏在太乙峰的背阴处,秋分时节的野菊开得正盛,金黄的花瓣漫过青石坡,像铺了层流动的阳光。煊墨蹲在坡顶的老松树下,指尖抚过树干上的刻痕——是个极小的古琴符号,与松风琴琴尾的“松风”二字笔迹如出一辙。“苏婉果然把医案藏在这里。”他回头望向身后的人群,眼里漾着暖意。

    老李背着修复好的松风琴,琴身裹着蓝布,边角露出的铜丝在阳光下闪着光;炳坤提着竹篮,里面装着刚从菊花坡采的野菊和远志,药香混着花香漫开来;玺铭牵着赵姐刚会走路的孩子,小家伙手里攥着片琴叶紫菀,蹒跚着踩过花丛,留下一串带香的脚印。还有十几个街坊的孩子,背着小小的采药篓,跟着张记老板的婆娘学认草药,叽叽喳喳的像群刚出窝的麻雀。

    “按苏婉医案的标记,医案应该藏在‘松菊相照’处。”煊墨指着老松树的阴影,那里的菊花长得格外茂密,根部的泥土泛着淡淡的朱砂色。他让孩子们退后些,自己用铜铲轻轻拨开泥土——没挖几下,铲尖就碰到了硬物,发出“咚”的轻响。

    老李赶紧放下琴,蹲过去帮忙清理。泥土下露出个半尺见方的陶盒,盒盖刻着朵盛开的野菊,正是苏婉最爱的纹样。盒身裹着层厚厚的松脂,像层天然的保护膜,六百年过去,依然完好无损。“这松脂和松风琴上的一样,”老李用指尖蹭了点松脂,“苏婉是用终南山的松树和菊花,给医案做了双重守护。”

    打开陶盒的瞬间,一股混合着墨香、菊香和松脂的气息扑面而来。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三卷竹简,用蚕丝绳捆着,绳结处还系着朵干枯的野菊,花瓣虽脆,却仍保持着绽放的姿态。炳坤小心地解开绳结,展开最上面的竹简,朱砂写就的“儿科秘要”四个字映入眼帘,笔锋比之前的医案更圆润,像在对孩子说话。

    “是专门讲儿科的医案!”她的声音带着激动,指尖划过“夜啼方”的记载:“取菊枕边土三钱,伴母乳喂之,效如神”。旁边画着个哄孩子的妇人,怀里的婴儿嘴角含着笑,憨态可掬。“苏婉连孩子夜啼都想到了,”赵姐抱着宝宝凑过来看,小家伙伸手去抓竹简,像是认识上面的字迹,“这比现代的安神药贴心多了。”

    玺铭翻到第二卷,里面记载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