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章:终南雨与机器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章:终南雨与机器声 (第1/3页)

    终南山的雨是踩着重阳的尾巴来的。淅淅沥沥的雨丝打在“活态药圃”的竹棚上,苏伯蹲在畦边,手指抚过蔫蔫的忍冬苗,指缝间沾着的黄泥,是他从终南山老林里背了三十里的腐殖土。

    “这雨来得晚了三天。”苏伯把苗拔起来,根须上裹着的土块一捏就散,“AI说‘日均温18℃、土壤湿度70%’最适合播种,可它没算着,咱终南山的春天,得等这阵‘醒山雨’浇透了,土才肯养根。”

    竹棚外传来脚步声,炳坤举着平板电脑跑进来,雨珠顺着她的发梢滴在屏幕上,亮着的“苏婉药圃AI系统”页面里,红色预警正闪个不停——首批试种的五十株忍冬苗,已经枯萎了十七株。

    “苏伯,系统分析是土壤透气性不够,我联系了农业所,他们明天就能送改良基质来。”炳坤的声音带着急意,手指在屏幕上滑动,调出一堆数据图表,“你看,这是柏林实验室传来的共振土壤参数,只要调整……”

    “调啥都不如等雨。”苏伯打断她,把枯萎的苗扔进竹筐,“当年苏婉在菊花坡种药,从不用啥‘参数’,就看天、看土、看草叶的颜色——叶片卷边是缺水,叶尖发黄是缺肥,夜里能听见草茎拔节的声儿,那才是真的种活了。”

    两人的争执没持续多久,煊墨带着小宇走进来。小宇怀里抱着松风琴,琴身沾了雨雾,弦上还挂着片没掉的忍冬叶。“苏伯,炳坤,先听听这个。”煊墨示意小宇弹奏,清浅的“沉香调”从琴弦上漫开,雨似乎都小了些,竹棚下的几株没枯萎的忍冬苗,竟轻轻晃了晃叶片。张记老板的孙子也跟在后面,手里攥着半块刚烤好的锅盔,见苗动了,惊喜地喊:“爷爷!草儿听琴动啦!”他跑过去蹲在畦边,小心翼翼地碰了碰叶片,又抬头朝小宇喊:“再弹会儿!再弹会儿!”

    苏伯的动作顿住了。他盯着那些晃动的苗,又看了看小宇按在琴弦上的手指,突然叹了口气:“当年我爷爷说,苏婉弹琴时,草药会跟着节奏长——我还以为是老辈人的瞎话。”

    “不是瞎话,是‘药气借人气’。”煊墨蹲下来,捡起苏伯扔在筐里的枯苗,“AI能算准温度湿度,却算不准‘人气’。炳坤,你的系统里,能不能加个‘经验库’?让苏伯把‘看云识天气’‘听虫辨土壤’的法子录进去,A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