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一章:银簪光与海上来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十一章:银簪光与海上来信 (第3/3页)

年种的药,现在还在不在!”他转身要去收拾东西,又想起药圃:“不行,这苗刚冒芽,得有人看着……”

    “苏伯,你放心。”张记老板的孙子跑进来,手里拿着个画满菊花的本子,“我跟小宇哥留下看药圃,我每天给苗浇水,小宇哥每天弹琴,保证把苗养得好好的!”

    小宇也跟着点头,怀里抱着松风琴:“我把‘安神调’练熟,等你们回来,弹给你们听。”

    赵姐看着宝宝还在把玩银簪,笑着说:“我也去,宝宝说不定还能帮上忙呢。”

    傍晚的时候,煊墨给省中医药大学回了信,说同意合作建立“苏氏医道研究中心”,先从整理苏婉医案的数字版开始;炳坤则把银簪投影的图案和陶罐照片发给了柏林实验室,赫尔曼教授很快回复:“下周我带团队去桑给巴尔,咱们在当地汇合。”

    苏伯把药圃的钥匙交给张记老板的孙子,又把写满古法的本子塞给他:“记住,下雨前要闻松针味,夜里要听虫鸣——要是机器出了问题,就弹‘沉香调’,苗会听的。”

    入夜的药圃,松风琴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这次是小宇和张记老板的孙子一起弹,两个孩子的琴声虽生涩,却透着股认真劲儿。煊墨把银簪和玉牌放进木盒,又把卡玛馆长寄来的照片夹进《和汉药考》里,书页间的忍冬叶和照片上的陶罐,在灯光下像是在互相呼应。

    赵姐的宝宝趴在煊墨腿上,小手摸着木盒,突然指着窗外说:“星……船……”众人抬头看去,夜空中的星星连成一条线,像极了玉牌上的航线,而远处的终南山,正静静地卧在夜色里,像是在目送即将启程的旅人。

    煊墨知道,这场前往桑给巴尔的旅程,又会遇到新的谜题,但只要银簪还能发光,宝宝还能认出草木的灵气,苏婉的医道就会一直跟着他们——就像这药圃里的忍冬苗,不管长到哪里,根永远扎在滋养它的土地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