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变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二章 变化 (第1/3页)

    “不是还有你吗?”

    陆凛恍惚了一下,这轻飘飘的语句中仿佛蕴含着千斤的重量,他仿佛看见了一个跨越三代人、隐藏的宏伟蓝图。

    他在前线收复失地,摧毁锡安的防线通过接连的胜利积累了巨大的声望;

    而穆罕穆德转却在后方,将这份声誉潜移默化地转化成为了更实质的东西。

    就在开罗深陷经济低迷、大马士革刚刚迎来解放、德黑兰暗潮汹涌的时候,双志却通过财富的积累与和平稳定的环境,成为其他国家年轻人的“应许之地”。

    再加上合众国在背后撑腰,利雅得、吉达、达曼这些城市将会逐渐拥有大的银行系统、证券交易所甚至主权财富基金。

    他们会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例如宗教、石油、现代化产品,并且占据绝对上游和控制地位。

    而周边的国家不光为双志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同时还有下级市场,和原材料。

    而当这种依赖关系产生以后,双志就能制定规则,并通过人际关系网络来固化这种不平等关系。

    政策的封锁、人才的虹吸

    这跟原来的历史不一样啊?

    陆凛感觉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合众国允许他讨伐锡安,但却说的很清楚——别动那些歪心思,别妄图把其他国家的领土都收入自己的囊中。

    这是一种提醒,也是一种警告。

    而当时替他答应下来的,是穆罕穆德。

    包括当初同意从“努尔区”,也就是现在的苏美尔撤军,也是穆罕穆德。

    陆凛最初以为,双志不过是家大业大,要做那史无前例的伟业,重现阿拉伯的荣光。

    可现在看来,不管是沙姆斯还是穆罕穆德,野心都比他想象中的更大。

    就在这时,王宫外传来一阵整齐的、乐器吹奏的声音,以及人潮发出的欢呼。

    陆凛走到窗户边,看到了整齐划一的酋长和百夫长坦克,上面还插着锡安的国旗。

    只不过是完全降下来的。

    这些坦克全部都被卸下了火力,炮管低垂,跟后面低着脑袋的锡安士兵一样,都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

    班达尔的部队押送着他们进行盛大的游行,浩浩荡荡的俘虏队伍长的仿佛看不到尽头。

    两侧高大的骆驼骑兵扛着军队的旌旗,那一抹蓝色仿佛铺天盖地。

    穆罕穆德国王从窗外看了一眼,然后饶有兴趣地望向陆凛:“看看吧,这都是你带来的荣耀。”

    陆凛的目光没有停留太久,看了两眼就收了回来,至于原因,就跟生活在利雅得的百姓差不多。

    这种场面第一次看热血沸腾;

    第二次看自豪兴奋;

    第三次再看.似乎就有点稀松平常了。

    百姓们更多的,是在享受这种热闹以及胜利带来的氛围。

    双志的百姓对锡安的仇恨,没有苏尔里亚等一众邻国那么深。

    毕竟双志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被锡安侵略过。

    唯一一次在努科希尔,还被陆凛打了回去。

    反而是因为赢得太多了,锡安军队的战斗力在他们看来.也就那么回事儿。

    这就像是克服了某种恐惧一样。

    从双志应召入伍的年轻士兵,其实是对锡安人有种心理上的优越感。

    再加上陆凛打破“传统血统晋升”的潜规则,——要有战功,哪怕你是底层的战士一样能成为将领。

    这也使得双志的士兵,在看锡安人的时候,更像是在看行走的军功。

    这种心态上的转变,是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带来的潜移默化。

    而对于其他国家的人来说,就完全是两回事了。

    只能说是“震撼人心”。

    穆罕穆德其实耍了一点小心机。

    这次游行,他刚好“卡”在了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大批劳工涌入利雅得的时间点上。

    不仅恰好为国内的大清洗收尾,也让这些人感受一下,那种他们所追寻的一切,胜利、尊严、财富、文化.在这个国家仿佛都是理所应当的事。

    这种感觉会让人上瘾;

    而上瘾就会产生崇拜;

    崇拜就会产生追随者。

    在游行的队伍中,锡安上尉梅赫莱·多恩挺直腰杆,轻蔑地扫视着围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