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七章 “论战”(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七章 “论战”(二) (第3/3页)

今却不得不连夜召开紧急内阁会议,以最高警戒级别应对这场经济风暴。

    同时他们更是大呼冤枉。

    战争爆发之初,两国就已宣布与锡安脱钩,停止官方援助,如今却仍遭制裁。

    情急之下,各国首脑的热线纷纷试图接通利雅得,希望会见双志国王穆罕默德。

    然而王室办公厅的回复异常统一——陛下国事繁忙,暂不接见外宾。

    但这些老牌帝国的政治精英毕竟是聪明人,他们很快品出了其中的玄机,阿拉伯此举,针对的无非就是那些组织经其转运物资至锡安的国家。

    如今,他们想要让阿拉伯人改口,就必须与国内的锡安团体做【切割】。

    而私下里,双志也早就与合众国打好了招呼。

    穆罕穆德国王与福德总统亲自通了电话,两人就石油禁运,达成了新的“交易”。

    其中围绕着“提升总统支持率”、“拉拢能源集团和中部农业州的支持”、“扩大对欧洲的石油出口”等等,对于福德总统以及合众国当下而言,是直切要害的好处。

    再加上目前正处于合众国与双志之间,谈“美元挂钩石油”的关键时期,双方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国内的那群锡安裔,以往开空头支票朝着海外偷运国家物资,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都给我立正站好等着挨训吧。

    于是,一场针对海外锡安组织的清理行动迅速展开。

    几乎就在禁运宣布的当天,从纽约到伦敦,从巴黎到马德里,各大锡安组织办事处相继遭到税务、海关和金融监管部门的突击检查。

    以往畅通无阻的“爱国物资”现在被以“文件不全”、“需要进一步核查”等理由扣留在港口。

    一笔笔汇往锡安的资金也被冻结在途中。

    估计等到核审完毕,都要等到仗打完以后了。

    只有少部分物资还能正常运往锡安,不过比起现在国内面临的窘境,不过只是杯水车薪。

    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不得不使锡安国内原本逐渐放开的经济和政治再度缩紧,物价如脱缰野马般飙升。

    那短暂的宽松期,犹如昙花一现。

    ——

    在前线阵地上,新兵康拉德盯着餐盘,眉头紧皱。

    “不是说今天有土豆炖牛肉吗?”他用叉子拨弄着盘子里几片发蔫的菜叶,“昨晚排长还说海外同胞的援助物资到了,今天就能改善伙食。”

    分发食物的军需官把勺子往桶里一扔,发出刺耳的撞击声:“就这些,不吃就饿着。”

    康拉德缩了缩脖子,小声嘟囔:“可是.”

    “可是什么?”军需官冷冷打断,“你以为我想给你们发这些?仓库里最后一批罐头昨天就分完了。爱吃不吃,这是上面的命令。”

    待军需官推着餐车走远,老兵莫什凑过来,把压缩饼干掰成两半,递了一块给康拉德。

    “看来是出大事了。”

    莫什压低声音,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四周,“我敢打赌,那些海外物资根本就没运进来,注意到今天早上的炮击了吗?比平时稀疏多了,连炮兵都在节省弹药。”

    就在这时,空中传来熟悉的引擎轰鸣。康拉德本能地要往掩体里钻,却被莫什一把拉住。

    “等等,”莫什侧耳倾听,“听这声音像是运输机。”

    果然,漫天传单如雪花般飘落。康拉德伸手接住一张,上面用醒目的黑体字印着:

    【告全体锡安将士书:经阿拉伯联盟与锡安政府达成协议,锡安武装力量已完全撤出西奈半岛,该地区主权重归马斯尔共和国;锡安驻军已全部撤离腓尼基南部,该地区交由腓尼基合法政府管辖.】

    明明都是实话,但现在在这些士兵听来,却是另一番感受。

    阵地上陷入死一般的寂静,这些在前线坚守了数天的士兵们面面相觑,连莫什这样的老兵都露出了茫然的神色。

    他们已经在这条战线上承受了连续数日的轰炸,见证了无数战友的伤亡,而现在,这一切似乎都失去了意义。

    康拉德看着手中那张印刷精美的传单,第一次开始怀疑:他们究竟在为谁而战?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