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孙安落败 (第3/3页)
规军还要高出不少。
毕竟这钱是真正的卖命钱,要随时面临朝廷的围剿。
再者是收编的山贼水匪,太行山三十六寨、黄河十二舫......
只要肯打“虎”字旗,“镇山将军”的空头诏书当即下达,否则即刻挥兵。
当然,归降后,会享受到伪朝拨付的钱粮,就问你香不香。
牢城营里捞出来的“好汉”,不管多重的罪,只要胳膊上还有力气,一概赦免充军。
身上的罪行越多越好,甚至可以直接授予将军官职。
毕竟这类人本就无路可走,敌视朝廷。
如今享受着高官厚禄,活得滋润,伪朝若灭亡,他们落在官府手里还是死路一条。
所以这类人几乎不会背叛,而且冲锋陷阵那叫一个猛,孙安就是典型代表。
还有家里揭不开锅的穷苦农户,在古代,百姓能吃饱饭便是盛世。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比较有名的盛世,但平均每三四年也会爆发一次较大规模的饥荒。
赵佶朝平均两三年就会爆发一次,而且并非单纯的天灾,是“人祸”重于天灾。
土地兼并,苛捐杂税,让本就难以抵御天灾的百姓,直接没了活路。
他们饿得两眼发昏,加入贼军也只是想吃一口饱饭,仅此而已。
城内的一万多贼军不可能全部杀了。
而到处流窜的逃兵,危害不比盗匪差。
无论什么原因加入的贼军,造反就是造反,是死罪,他们为了多凑点私逃的盘缠,城内的百姓便成了待宰的羔羊。
活着的孙安比死的更有价值,这一点毋庸置疑。
所以三人都有留手,不然,孙安即便再勇,也得饮恨当场。
此时孙安身上多处挂彩,虽非要害,却也鲜血淋漓,凄惨无比。
他趴在地上兀自怒吼,声嘶力竭,颇有几分悲壮的神情:“以多欺少!欺人太甚!我孙安,何惧尔等鼠辈!”
鲁智深闻言,非但不恼,还哈哈大笑:“哈哈哈,能让我等三人联手擒你,你这厮足以自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