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7章 背黑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47章 背黑锅 (第2/3页)

持,一步步升迁至武清县知县。

    从扬州离任时,那是万民伞铺陈十余里,立下德政牌,百姓们感恩戴德。

    他的那篇《重修扬州堤坝策论》,至今都被扬州一带的学子、武者奉为圭臬。

    而武清县知县,虽只是七品官员,但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乃大运河冲要之地,占据京师两成繁华。

    论职权、权力,堪比五品的京官。

    路靖当年,之所以选择在武清县定居落足,奋斗不辍,很大程度上便是有孔秋华这位‘偶像’作榜样。

    因为他路靖就是孔秋华当年修筑海塘的荫蔽者,造福的百姓之一。

    只可惜,路靖无甚才情,念不得书,这才只能转修武道,打拼多年,才落了个两江武备讲武堂的领办之位。

    马秀才,还算是寒门子弟,毕竟他爹马博文,当年也是进士出身,有着候补知县的虚缺,打小接触的了解的,也非常人可比。

    而路靖,那便是实打实的贫苦竖民了,白手起家,摸爬滚打,走到如今之地位,已经算是光宗耀祖,江湖佳话。

    当听罢路靖的描述,附近的方仓使、务关营的军健等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惊诧声、焦急声、无奈声不绝于耳。

    “原来如此……”

    孔知县闻言,也叹了口气道,

    “本官治下,竟出了这等事,本官责无旁贷,该写谢罪表,告老还乡了……”

    “孔大人!此等天灾妖祸,怎么能怪你?快快收回成命!”

    附近一众随行官吏、差役闻言,脸色大惊,纷纷出口劝阻,神情激动者,更是眼眶通红,相执泪眼了。

    之后,自然便是一副鱼水深情的场景。

    “对了,据你所说,还有一位义士也幸免于难……陈顺安?不如唤你一并前来,吃杯水酒?”

    在众人的劝阻下,孔知县暂时打消告老还乡的念头,继而似乎想到了什么,忽然开口道。

    路靖为陈顺安稍稍打着圆场,道,

    “陈掌柜身受重伤,妖气侵体,已经动身前往武清县,寻熟悉的医师医治了,却是无缘面见尊上。”

    “可惜了……那来日还请路贤侄,替孔某引荐一二。”

    “此乃学生的荣幸。”

    “入座吧,尝尝这新丰酒。”

    路靖入座,接过酒杯。

    没有高谈阔论,唯有细品慢酌。几口温酒下肚,寒气尽去,路靖的面色也渐渐红润起来。

    话匣子,便在这氤氲的酒气与对长者的尊敬中悄然打开。

    “多吃点,再多吃点……”

    看着路靖这副模样。

    孔知县神情温润,笑容和煦,好似看着一头茁壮成长,已有丰圆肥美之势的……

    牧羊。

    ……

    通州城,近郊,凤池道院。

    圣朝多年以来,便有‘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的说法,南通州指的是苏杭一带,富泽绵延。

    而北通州,便是这座通州城。

    两者贯穿南北,几乎撑起了圣朝的贸易命脉。

    而凤池道院,便坐落于通州城的近郊。

    而此时,一金光万道滚红霓,通体由琉璃造就的宝殿之中。

    有一慈眉善目的老仙家,端坐玉台之前,默默看守着殿上供奉的盏盏命灯。

    此乃出身凤池道院,【水泽坚】一脉的仙家所留之物,既是因果所系,也可间接探知对应仙家的状态、性命存续。

    老仙家老神在在,如常检查眼前命灯。

    亮着,亮着,亮着,灭了,灭了,亮着……

    “嗯?”

    老仙家愣了下,还以为看到幻觉,于是揉了揉眼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