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2章 证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62章 证据 (第2/3页)

也早就收拾好,除了命人看着申氏不让她出院这一点略有瑕疵,其余的事都没有大碍。

    她担心的,是今日设局之事。

    若那几个粗使婆子把她院里的丫鬟给她们送酒吃的事说出来,刑狱司的人恐怕会把那个丫鬟也抓去拷问,届时丫鬟供出她来,今日申氏逃出院之事便难以自圆其说。

    她得先处理掉那个丫鬟才行。

    然而纪长卿让人守着周围,压根不让他们离去,她怎么办才好?

    她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恨不能自己变成一只蚂蚁,偷偷爬走。

    就在她焦灼万分地看着远处之时,忽然瞥见湖对面的廊道拐角有人正探头探脑朝这边张望。

    那人不是旁人,正是庄姨娘身边最得用的彩姑。

    登时心中大定。

    她偷偷看了眼纪长卿和冯清岁,见两人不曾留意她,便不停朝彩姑眨眼。

    彩姑为人醒目,定能猜到她有急事要麻烦她,只要她报给庄姨娘,以庄姨娘的机巧,定会第一时间去她院里过问。

    问出菊儿那丫头和申氏出逃之事有关后,定会想办法解决菊儿。

    她就能摆脱设局谋害戚氏的嫌疑了。

    彩姑很快和她对上视线,冲她点了点头便掉头离开。

    骆仪菀松了一口气,正要把心放回原处,忽而听见冯清岁道:“对面廊道有人鬼鬼祟祟,燕驰你去看看。”

    燕驰就在湖对岸候命,闻言飞身上了屋檐,不一会,就提了个人纵身跃到冯清岁跟前。

    骆仪菀:“?!”

    冯氏是生来克她的吗!

    “你是何人?”冯清岁问道,“为何明知王爷禁止府内人走动还走来走去?”

    彩姑一脸惶恐道:“奴婢是庄姨娘身边伺候的,方才出恭,不曾听到您所说的禁令,因见宾客均站在湖边不动,出于好奇,方多看了两眼。”

    冯清岁挑眉:“那你为何朝这边点头?”

    彩姑将头摇个不停:“奴婢不曾点头,许是无意识低头,叫贵人误会了。”

    -

    冯清岁静静地看了她几息,似是信了她的话,没有往下问。

    骆仪菀一颗心落回原处。

    她看了眼众宾客,见有人经不起久站,寻了湖边石块坐下,慢条斯理道:“王爷,湖边风大,我们年轻人站久点没什么,老夫人们受不得寒,不如让她们进宴厅坐一会?”

    老夫人们听到她这话,顿时眼巴巴地看着纪长卿。

    纪长卿正在倾听烛影从刑狱司带回来的审讯结果,闻言问众宾客:“宴已吃罢,只有耍百戏尚未看,你们可要留下来看戏?”

    众宾客齐齐摇头。

    今日这大戏一场接一场,他们看得够够的,还要看什么百戏。

    纪长卿颔首道:“既如此,诸位便先回府吧。”

    众宾客如蒙大赦,跟戚氏、纪长卿和冯清岁告辞后,便迫不及待地往大门走去。

    本想借年迈宾客给纪长卿施压,好转移地方,伺机联络心腹处理菊儿的骆仪菀:“……”

    尚至淳凑过来,轻声道:“做得越多,错得越多,你就别轻举妄动了。”

    骆仪菀:“……”

    不动那不是让她坐以待毙?

    若被纪长卿抓到她谋害戚氏的小辫子,谁知道等着她的会是什么?

    宾客离开后,纪长卿带着冯清岁走到湖对面,将大理寺的查探和审讯结果告诉她。

    “仵作验了那具尸骸,尸骸头颅里有三枚生锈的铁针,骨龄和尚宸对得上。”

    “申氏院里的人只知道申氏在儿子去世后就疯了,不知尸骸的事,也不知申氏中毒一事,不过她院里的人比前两年少了两个人。”

    “一个是尚宸的奶娘,一个是一个叫蜜儿的丫鬟。”

    “蜜儿是申氏的陪嫁丫鬟,负责照料尚宸。尚宸夭折之后,大概过了半个月,她淹死在国公府一处空置院落的水井里。”

    “尚家管事报给了衙门,衙差上门查探过,以失足坠亡为死因结了案。”

    “和蜜儿住一个房间的丫鬟交代,蜜儿出事前做过一个荷包和一双男鞋,脸上总是挂着笑意,可能在府里有了相好,但不曾透露过那人名字。”

    “奶娘在尚宸夭折后辞工回家,半路买了一碗酒酿丸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