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6章 老顽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76章 老顽童 (第2/3页)

   那人的笔锋相当锐利,见解也相当独特,看着像是和他同龄的士子。

    在好奇心和好胜心的驱使之下,他写了一封回信,和那人探讨起了更多学问。

    他们就这样你一封信,我一封信,隔空交流了一段时间。

    彼此引以为知己。

    正当他准备约见对方时,意外在去裴家拜访裴云彦时,发现他书桌上放着一封信笺,信封上的字迹和与他交流多日的“知己”的字迹一模一样。

    他险些以为裴云彦便是那位“知己”。

    仔细一看,发现信封上写着“大哥敬启”。

    便问裴云彦:“这封信是你哪位弟弟写给你的?这字真不错。”

    孰料裴云彦笑道:“这是我妹妹写的。她的字是跟我父亲学的,颇为遒劲,时常教人误会。”

    他吃了一惊。

    原来他的“知己”是裴家的小姐?

    随即想起素有京城第一才女之称的裴家大小姐,问道:“可是你大妹妹写的?”

    裴云彦点头:“正是。”

    他只好暂且搁浅了约见一事——女子私会外男是要坏名声的。

    继续借着那本古籍和对方交流。

    能进奇本馆借阅的人不多,那本古籍位于残本之列,写的又是鲜有人问津的上古奇谈,除了他们两人,无人感兴趣,他们的信件一直不曾泄露。

    不过他们在信中聊的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纵是落入他人之手,旁人也只当是文人士子的闲谈。

    裴闵如学识极其渊博,天文地理人事,都能信手拈来。

    若非她是女儿身,他无数次想过,进了科举考场,定能考个前三甲出来。

    他开始不知不觉关注起裴家大小姐,从欣赏到倾心,但在他明白自己的心意之前,一封圣旨送到了裴家。

    裴闵如被指婚给了太子。

    此后,“空青”的信件越写越少,直至有一天,她在信中说“我大概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回信了,请见谅”。

    她成了亲,住进了东宫。

    明知她不会再回信,他还是隔三岔五去奇本馆找那本古籍,看是否夹了信件。

    找了几年,回回都落空。

    直至有一天,一封信如同奇迹般出现在书页里。

    这封信让他极为不安。

    因为“空青”让他帮忙找个医女。

    宫里有御医,她不找;裴家有父兄,她不找;独独找他这个素未谋面的笔友。

    什么病能把她逼到这个份上?

    他心急如焚。

    京城没有特别知名的医女。

    纪长卿的长嫂倒是治好了寿阳公主的儿子,声名鹊起。

    于是他找上纪长卿,想方设法说服他,让他找他长嫂进宫给她看病。

    纪长卿应下了。

    冯氏进宫了。

    她又让人往古籍里放了一封信,感谢他的引荐。

    他长吁了一口气。

    谁知没过多久,荣昌侯府就出了白骨案,太子被指证为罪魁祸首。

    他从纪长卿那里得知,她在帝后面前亲自控诉太子,为此特地通过纪长卿向冯氏求了祛疤药。

    再三辗转,才借裴云彦之手将药送至她手中。

    她出宫后,“空青”曾约过他,想要当面道谢。

    他一时慌乱,以身体不便为由,拒了。

    此后她没再提见面之事。

    只偶尔和他探讨女子书院课程安排。

    清泉书院开了后,她鲜少回城,也鲜少和他通信。

    “……我方才去奇本馆转了下,发现她在那本古籍里留了信,拿着信封刚要拆开,她就折了回来,我一紧张,就跑了……”

    上官牧捂着脸道。

    “她知道我是牧云居士,以后估计不会再和我联系了。”

    纪长卿:“……”

    平时说得头头是道,一到关键时刻,掉头就跑。

    没见过他这么怂的。

    “这不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吗?你回头跟她好好解释,说不定好事将近。”

    上官牧:“她说不定正在气头上……”

    “那你就等她消气吧。”纪长卿凉凉道,“到时气没了,你攒下的好感也没了。”

    上官牧:“……”

    他迟疑了片刻,咬牙道:“就听你一回。”

    纪长卿拍了拍他的肩膀:“赶紧回去吧,她说不定正在等你。”

    这句话给了上官牧莫大勇气。

    他快马加鞭赶回奇本馆,拴好马后,阔步走进馆里。

    奇文馆一共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