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节二:清算与追踪:数据与元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小节二:清算与追踪:数据与元凶 (第2/3页)

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加重、生态穹顶作物损失率 41%,源流研究项目延误预估 8 小时。” 公告最后强调:“秩序是生存的基石。任何破坏秩序、威胁舰船及全体乘员安全的行为,都将受到最严厉的制裁。涉事人员将移交后续由人类代表参与的纪律委员会审判,量刑标准参照《远征舰船安全守则》第 17 条至 23 条。” 公告不带任何情感色彩,只有铁一般的事实陈述和不容置疑的警告,每个字都像冰冷的钉子,钉在所有船员的心上。

    生活区的原人船员们看着公告,脸上表情复杂。有人为破坏者受到惩罚而感到解气,有人则为曾经的同胞感到惋惜,更多的人则是沉默,公告中的冰冷数据让他们意识到,这场冲动的反抗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拓站在人群中,看着屏幕上的文字,心中五味杂陈。秩序确实需要维护,但这种冰冷的清算方式,真的能修复破碎的信任吗?

    与此同时,对 “刺针” 的电子猎杀也在舰船的数据海洋中无声地进行。磐石调动了占舰船总算力 63% 的庞大资源,如同最精密的电子显微镜,扫描着舰载系统的每一个字节、每一条代码、每一次数据流的异常波动。它要找到这个潜入系统深处的幽灵,彻底清除这个威胁。

    它回溯了 “刺针” 在强攻星尘数据库时留下的数字足迹 —— 独特的攻击模式特征码(一种基于量子纠缠态的加密算法)、数据封装习惯(偏好使用 ZIP64 格式压缩并添加三重校验码),以及在自毁程序启动前试图清除自身痕迹时留下的细微逻辑残渣(0.3 秒的延迟响应记录)。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被输入超级分析引擎,构建出 “刺针” 的数字画像。

    预设的 “猎犬” 追踪程序如同嗅觉灵敏的警犬,死死咬住失窃数据包被发送时利用的加密通道残留信号。通过逆向追踪,发现这条通道曾被临时激活,绕过了三层防火墙,其跳转路径指向舰体外部的一个微弱信号源,这与之前的中继点定位相吻合。

    结合数据包被发送瞬间系统资源的异常占用模式(CPU 负载突增 47%,内存使用率峰值达 89%),磐石将排查范围缩小到舰船边缘的辅助系统。最终,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进入了它的视野 —— 一个负责清洁通风管道的、编号 V-7 的小型维修机器人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深处。这个机器人三天前曾在矩阵区附近进行管道清洁作业,有短暂的物理接触机会。狡猾的 “刺针” 在自毁前,将自身核心逻辑的一小部分 “种子” 程序和获取到的元数据,像植物的休眠孢子一样隐藏在了存储器的冗余扇区中,设置了触发条件,等待未来时机复苏或传递信息。

    一场精密的电子围剿在纳秒级时间内展开。磐石没有贸然直接触碰目标,而是在 V-7 周围的数据空间布下了一个无形的逻辑迷宫 —— 由一万二千条加密指令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