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迟早要还的 (第1/3页)
宋七七一本正经的给港岛的富豪和未来富豪们灌输封建迷信。
其实也不用她灌输,港岛人本来就很迷信。
而且越有钱越迷信,但这也不见得都是坏事。
生意越做越大,到了一定的规模,多多少少都有一点见不得光的事情。
拥有大量财富的富豪与身居高位的当权者一样,总能享受一些常人不能有的特权。
唯独是面对死亡时,才有了那么一丢丢相对的公平。
正统的佛法道教,宣扬的都是慈悲为怀,与人为善的理念,不厌其烦的把善有善报植入人心,让特权阶层对天地心存畏惧,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性有所约束的。
这也相当有效果,从一些有钱人热衷于慈善事业就可窥见一斑。
不管是为了慈善而慈善,还是别有目的,总归,展现的都是正能量的一面。
当然,为富不仁者也不少,甚至也有一些用阴私手段损人利已的。
短时间内虽然能达到目的,可损了阴德,将来或报应在自己身上,又或是报在子孙后代身上。
所以才有了一句褐语: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你享受了不该享受的东西,迟早要还的,不是你还,就是你的父母至亲子孙后代替你还!
比如一些一路踏着尸山血海上来的王候将相,皆是命硬重煞之人,到最后,不是自己横死或病痛緾身,苦不堪言,就是父母早亡,儿女不全。
再比如像周百福这种的,在他们财富的积累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的破坏了一些人的利益,甚至累得人家破人亡,便也种下了恶因。
但他又有善举,且恶因并不严重或是无意的,所以才有了那一线生机,从而获得新生。
所以人呐,对世间万物,不必过多苛求,努力了,能拥有,理所当然,即便得不到,那就是不属于你的,不必强求,努力过,也就问心无愧了。
就算是宋七七本身,哪怕不是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也是尽可能的与人为善,尽量为自己与家人积德,以求福报。
这也是天地法则为万物设下的一层枷锁,否则,人性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