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烤红薯豆沙酥饼 (第3/3页)
角走时,指节悄悄碰了碰老许的胳膊。
这细微的动作,没逃过刚进门的宋修和阿呆的眼睛。
等老许和万记掌柜都走了,宋修才走到戚萝身边,声音压得低:“方才万记掌柜碰了老许的胳膊,他俩肯定认识。你从今天起,把每次收的炭和米的分量、成色都记下来,万一往后有变动,也好有个凭证。”
戚萝这才醒过神,点头道:“我这就找纸笔来记,往后每次收食材都核一遍。”
阿呆在旁边小声补充:“姑娘要是忙不过来,小的也能帮着记,先生教过我记账的法子!”
戚萝笑着点头:“那往后就麻烦阿呆了。”
正说着,阿桃拿着张折好的纸条跑进来,语气带着点急:“姑娘!郡主府的小厮送来的,说是青禾姑娘写的!”
戚萝接过纸条,展开一看,是青禾清秀的字迹:“后日府中小宴,除原定吃食外,需加十份糖霜蒸茨菰,老夫人听闻此味清甜,想尝尝。切记晌午前送到,勿误。”
“老夫人也爱吃茨菰?”戚萝笑着把纸条叠好,放进袖袋,“正好昨天又菜摊买了些新鲜的,个头匀实。”
宋修看着她低头整理茨菰的模样,嘴角也带了点笑意,心中略略思量起来。
冯二在巷口窥探,万记和老许暗中递信号,这一桩桩事凑在一起,总觉得太过巧合。
他悄悄退到铺外,对阿呆低声吩咐:“你去查城西老许炭铺和城东万记粮行,别让人察觉,重点看他们近一个月跟醉仙楼有没有往来,记着把见面的时辰、有没有递东西都摸清楚。”
阿呆立刻挺直腰:“小的明白!保证查清楚!”说罢便攥紧衣角,轻手轻脚融进街尾的树影里。
宋修回到铺内时,见戚萝正和阿桃一起剥栗子,两人凑在案台边,小声讨论“栗子要不要去内皮”。
他没再多说,只拿起块刚蒸好的酥饼,慢慢嚼着。
不管那网是谁织的,他总得护着这铺子,护着戚萝。
而此刻的醉仙楼后院,冯二正站在冯掌柜的太师椅旁,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条,语气带着点谄媚:
“掌柜的,老许刚让人捎信来,说已经给戚萝送了三回银丝炭,每回都是头拨好炭,戚萝那边没起半点疑心。万记也按您的吩咐,多给了两回米,那丫头还跟郡主府的人夸米好呢。”
冯掌柜坐在椅上,指尖转着枚玉扳指,目光落在窗外的石榴树上:“做得好。再等四日,就按计划来——老许那边,停了银丝炭,只给带火星的碎炭,就说‘太学和翰林院订走了所有好炭,只能凑出这些’;万记那边,就说‘米价涨了三成,要按新价算,而且得等三天才能送米’。”
“掌柜的英明!”冯二连忙点头,眼里闪过狠厉,“到时候她灶上用碎炭,炖肉容易糊,蒸点心也发不起来。米又断了,连最基本的粥都做不了。那些读书人最讲究吃食,一回两回还行,多了肯定不来了!”
冯掌柜冷哼一声,拿起桌上的茶杯,抿了口热茶:“光这样还不够。等她铺子乱了阵脚,你去巷口跟街坊‘闲聊’,就说‘味真馆为了省银子,用碎炭差米,糊弄客人’,不用明着骂,让大家心里犯嘀咕就行。”
“小的明白!”冯二笑得更谄媚了,“到时候客人都来咱们醉仙楼,戚萝那破铺子,不出半个月就得关门!”
冯掌柜没说话,只透过窗棂,往三圣巷的方向瞥了一眼,眼底的阴翳像积了雨的云:
戚萝啊戚萝,你占了郡主府的靠山又如何?
懂些吃食手艺又怎样?
在汴京这地界,想抢我醉仙楼的生意,还得看我同不同意。
烛火在风里晃了晃,映得两人的影子在墙上缩成一团,像两团狰狞的墨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