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啊?……你是说赵构啊? (第1/3页)
宋高宗?
赵匡胤琢磨了一下这个庙号,眼前为之一亮。
高宗可是一个好庙号,是对一个皇帝的高度肯定。
高宗有延续国祚、功高德隆的意思。
功绩方面,拓土安邦、国家强盛。
德行方面政治清明、泽被万民,如此才配称高宗。
一般人可得不到这等庙号。
看来,这是自己大宋后世,出现的有为之君。
不论是功绩,还是个人道德等一些方面,都属于无可指摘的那种。
如此就好,他现在最想看到的,便是后世多出有能之君,少出点儿赵光义这样的祸害。
不过想想也对,若是自己大宋,出的都是赵光义这样的货色,又怎么可能有三百一十九年的国祚?
国祚这么长,那肯定是有为之君多,无能之君少。
像赵光义这样的畜生,只是少数的。
“这宋高宗,为何不将皇位传给他儿子,反而传到了我这一脉上?”
赵匡胤望着李成出声询问。
问出这话时,他心里面已经产生了一些不太好的想法。
很担心真的会如同自己所猜想的那样,又发生了类似烛影斧声之事。
这人庙号为高宗,定然干得不错。
这样的皇帝,能多活一些年才好,是自己大宋的福分。
若是被人,用了类似烛影斧声的手段,给解决了。
那着实是一件憾事。
就算是皇位因此回到了自己这一脉上,他也不乐意。
事情都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后面的皇位,回不回到他这一脉上,对他来说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他更想看到的,是后世的有为之君,能多活一些年,可以多为大宋做点好事,让大宋变得更加富强,变得更好。
如此,便是他最大的期盼了!
“宋高宗赵构无子……也不能说是无子。
唯一的一个儿子,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夭折了。
而他在金人南下的战争岁月里,受了一些刺激,后面没了生育能力,也就顺理成章的绝后了。
所以就从宗室里,过继了一个当他的儿子。
这人,便是四皇子殿下的六世孙赵伯琮,后来几次改名,一直到绍兴三十二年,被立为皇太子,才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