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5章 给方向盘喂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75章 给方向盘喂奶 (第2/3页)

胎印,宽1.2米,吉普车,很有可能是军官座驾!”

    “天线多还带发电机响,不是指挥部就是通讯站!”

    “脚印新鲜带露水?人刚过。”

    “狙击手伪装再好,不自然的草色、长时间不动、一点反光就可能露馅。”

    孙连长像填鸭一样,恨不能把自己十几年侦察兵生涯积累的经验,在一周内全塞进林初夏的脑子里。

    他很快发现,这个女兵的记忆力简直是个无底洞。

    他随口提到的一个小技巧,一个冷门的地形特征判断方法,甚至是他抱怨某次任务时提到的一个地名,都被她清晰地记住并能在后续提问中准确复述。

    孙连长离开时,眼神复杂,有惊叹,也有一种发现璞玉的兴奋。

    自然,曲司令的办公桌上,又多了侦察连一份言辞恳切、求贤若渴的报告。

    最后一周,林初夏迎来了她最期待也最特别的导师——江见野。

    终于有了光明正大朝夕相处的理由,两人心中都带着一丝隐秘的雀跃,但很快就被密集而严肃的教学内容填满。

    江见野的教学,聚焦于情报工作的核心。

    如何在信息的迷雾中抽丝剥茧,精准猎杀。

    他带来了大量经过脱敏处理的“碎片信息”:地方报纸的边角新闻、截获的只言片语的电文、不同渠道来源的冲突报告、边境哨所的异常记录、甚至是一些市井流言。

    “剔除噪音,才能找到关联。”

    江见野的声音低沉,手里拿着一张报纸。

    “这条边境走私新闻,结合这个哨所异常记录,加上那个看似无关的流言…指向了什么?”

    他引导她画出时间轴和人物网,将碎片可视化。

    “我们要做的是抓住异常点、关联点、时间点,将他们串联起来。”他训练她写情报摘要,要求一击中的。

    两人经常在一起唇枪舌战的说自己的判断依据。

    林初夏从江见野身上学会了“交叉验证”的重要性,如何从不同角度、不同来源的信息中锁定真相。

    江见野引入“时间轴”和“人物关系网”的概念,教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