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想想耶稣会怎么做 (第2/3页)
必要的深层次原因在里面。
就像一个男人明知道一天已经起飞了三十次的情况下不能再飞了,但是心里知道不能飞也并不意味着真的能控制住自己实际行动上不飞。
你以为那个探究出男人一天之内极限起飞次数是六十四次的家伙,在猝死之前真的没有想过停手么?
陈白榆正是因为明白这放逐术技能带来的影响与变化可能会很大,所以一时半会还真不想去过多使用。
说白了。
这个技能在陈白榆心中的危险性,已经上升到了哪怕只是谨慎的做实验,都有可能带来一些无法预料与难以接受的危险的程度。
光是每一次实验本身,都有可能导致世界发生难以预测的变动。
积少成多之下。
陈白榆真的有些害怕一觉醒来后,会发现整个世界变得陌生。
他最怕的,其实是放逐术导致了自己身边亲近之人不可逆的消失,那是一种难以挽回的创伤。
而且暂时不打算深入研究放逐术也还有一个原因。
想找全符合实验要求的恶人们当作试验品,可也没那么简单。
综上所述。
这个时候他选择逃避。
因为小时候偶尔会跟着小爷爷去基督教堂领大米,所以他觉得自己这样的决定或多或少也算是学习了耶稣的精神。
孩子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去想想耶稣是怎么做的。
没错,装死加失联三天!
你还真别说,这招是真有用的。
思索间。
陈白榆已经回到了自己家中。
他没有停留,而是拿起包裹开始简单的将耳机、键盘、鼠标之类的一些外设与笔记本电脑一起装了起来。
随即又重新离开家门。
接下来他要去火车站接人。
这也是他暂且放缓停止放逐术实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洪凌风导演所说的负责送成片片源的人已经快到了,陈白榆先前监控张素芬的时候已经和那个人加上微信了。
根据对面的说法。
现在距离遂宁站只剩下差不多二十分钟不到的时间。
等接到人,就可以直接带着外设与电脑直接找个安静的地方,然后在那个人的监督下现场迅速完成剪辑工作。
这么想着。
陈白榆已经打车赶到了火车站。
广场上推着行李箱的人走来走去,广场外的小车应接不断。
闸机通道外的空间略显嘈杂。
接站人群翘首以盼并窃窃私语,背景音是车站广播字正腔圆的播报。
陈白榆背靠着一根光洁的承重柱,姿态看似随意放松。
实则整个人已经如同一台精密调校的雷达,处于一种极高效的扫描状态。
突然。
一阵略显嘈杂的脚步声混合着行李箱滚轮声由远及近。
这是新一波的火车下客潮涌了出来。
人群像开了闸的洪水,推着、挤着、说着、笑着,有的还在打着电话。
他们熙熙攘攘的走过来,有人眼尖看到闸机这边接站的熟人,还在兴奋的挥手致意。
陈白榆背靠着冰冷的承重柱看似不为所动。
实际上已经把自己的超凡感知力无声无息地铺展开来,如同一个精密无比的雷达正在运行。
闸机处刷身份证涌出的人群全部被他的感知力纳入其中。
凭借着强大的观察力。
顷刻间就将无数人的面孔、身形、步态、衣着、气息分析并记住。
只是一刹那的比对。
陈白榆就立马精准注意到了一个人。
是她。
是那个被洪导派过来的人。
陈白榆今天加上这人的好友之后,其实略微视奸了一下这个女人近期的朋友圈照片。
所以此刻几乎不需要刻意思索。
立马便把那个在朋友圈里匆匆一瞥过的精致面容,与这个被他注意到的人比对上了。
相似度看起来不高。
但是陈白榆却能够看出来端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