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1章:你面前的山搬不走,朕就从天下调人来给你填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51章:你面前的山搬不走,朕就从天下调人来给你填平! (第2/3页)

们自己心里算。”

    钱四海的心脏开始狂跳!

    官府的采购向来是油水最丰厚的一块,但也是风险最大的一块,拖欠、克扣是家常便饭。

    可现在是皇帝亲自开口,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一座挖不尽的金矿!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朱由检站起身走到众人面前,目光如炬,

    “特许经营!陕西之外,是广袤的草原,是富庶的西域。以前你们想去,要么被边军盘剥,要么被马匪抢掠。入了总商社,你们的商队将由延绥镇的精锐官军护送。你们可以用陕西的盐、茶、布匹,去换蒙古人的马牛羊;可以用丝绸、瓷器,去打开西域的大门。这其中的利润,有多大?”

    皇帝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砸在商人们的心上。

    恐惧正在消散,贪婪开始升腾。

    他们都是人精,瞬间就明白了这“总商社”的恐怖之处。

    这是用皇权将整个陕西的商业命脉强行拧成一股绳,再用军队这把最锋利的大刀,为这股绳开辟出一条通往财富之海的航道!

    当然他们也深知,这世上从无白得的好处。

    “当然,朕给了你们好处,你们自当为朕分忧。”朱由检话锋一转,

    “总商社的所有贸易,必须按章程向朕的内帑缴纳商税。利润越高,税越高,从十税一到五税一不等。另外,天子屯产出的所有富余物资,也由总商社负责销售。朕要用这笔钱,赈济灾民,豢养一支战无不胜的大军。”

    他顿了顿,冰冷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人。

    “朕知道,你们中有的人不甘心。觉得自己的钱是辛辛苦苦赚来的,凭什么要交出来。”他指着那堆金山,冷冷说道,

    “秦王也这么觉得。现在,他已经去向阎王爷诉苦了。朕今天给你们选择,要么带着你们的钱去陪秦王,要么交出你们的一部分钱,跟着朕去赚十倍百倍的钱。”

    “朕给你们一天时间考虑。明日此时,孙传庭会在这里登记。愿意入伙的,报上家财,核定份子。不愿意的……”皇帝没有说下去,但那笑容里的意思,所有人都懂。

    说完,他转身离去,留下满堂商人,一地的金光和一室的寒气!

    钱四海腿一软,差点又跪下去。

    他知道,自己没得选。

    不,或者说,全陕西的商人都没得选!

    ……

    待到商人们如行尸走肉般散去,孙传庭才神色凝重地来到皇帝身前。

    “陛下,这‘总商社’之策确是石破天惊。只是…有一事,臣心中甚为不解。”

    “是粮食?”朱由检头也不抬地问,仿佛早就料到他有此一问。

    孙传庭躬身道:“正是。陕西大旱,府库空虚,近十万军民屯田,嗷嗷待哺,单靠本地搜括,无异于饮鸩止渴。从湖广调粮,是唯一生路。可…关山万里,道阻且长啊。”

    他深吸一口气,将腹中早已盘算过无数遍的难题道出:“湖广之粮可沿汉水逆流而上,但最多只能抵达南边的汉中府。汉水多有浅滩急流,大船难行,本就耗时费力。而从汉中到咱们所在的关中平原,中间隔着一道天堑——秦岭。”

    “臣查过图舆,自古穿越秦岭,唯有几条艰险的古栈道,如子午道、褒斜道等。栈道悬于绝壁,狭窄难行,仅容人畜通过,大宗粮草车马难行。一船粮食到了汉中,就要卸下,分由无数人力畜力翻山越岭,这其中的损耗、靡费……”

    孙传庭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明白,皇帝的整个计划都建立在有饭吃这个基础上。而吃饭这件事,却被一道秦岭死死卡住了喉咙。

    这几乎是一个无解的死局。

    他走到巨大的舆图前西。

    “你说的都对。所以朕不是从湖广江浙等地一路将粮食运到陕西。”他的声音变得斩钉截铁,“而是要让整个大明,为陕西输血!”

    “他们的仓廪缺额,由江浙、南直隶、福建广东等地的粮食补上。而江浙、福建、广东沿海诸省的仓廪,则由朕的船队来填!”

    朱由检抬起头,目光锐利如鹰,仿佛穿透了殿宇,望向了无穷无尽的南海碧波。

    “朕早已令郑芝龙船队协同正在扩建的大明新军水师扬帆南洋!他们将沿着我大明漫长的海岸线,把从暹罗、安南运来的廉价稻米,直接送进他们所能到达的,距离陕西最近的港口!”

    孙传庭被皇帝这石破天惊的构想震得头晕目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朱由检冷峻的声音继续响起,仿佛在给这个庞大到令人恐惧的计划钉上最后一根钉子:

    “如此,便是环环相扣,层层倒灌!以南洋之米,实东南沿海;以江浙之粮,补中原;再以中原之力,救西北!”

    他看着面色煞白的孙传庭,似乎猜到了他心中最大的疑虑,便主动说了出来:“朕知道,按照历朝历代的规矩,如此长途转运,百石之粮,能有三四十石抵达目的地已算是天大的幸事。这其中的损耗足以让任何人望而却步。”

    话锋陡然一转,朱由检的声音变得森寒刺骨:

    “但在朕这里,没有这个规矩!朕的人会盯着出仓、运输、入库的每一个环节,朕的刀会悬在每一个粮官、胥吏、押运兵丁的头顶!

    朕不管他是谁,功劳多大,背景多深,谁敢伸手朕就砍了谁的手!谁敢虚报,朕就连他全家一起抄!朕倒要看看,在朕的屠刀之下,这损耗还能剩下几成!”

    “这就是朕为陕西布下的活命之网。以皇权为经,以暴力为纬,以四海之利为食,强行输血的网!哪怕最后只有三成粮食能到,也远胜过坐视陕西糜烂,什么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