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革故鼎新 (第3/3页)
但腰杆依旧躬成九十度,状若聆听圣训。
朱由检站起身,在暖阁中踱步。
“朕不设新衙,朕要的是礼部脱胎换骨!”
温体仁的瞳孔骤然收缩。
“职能倒转!”皇帝语气斩钉截铁,“从今日起,礼部掌管的科举、国子监、天下教化之权,擢为首务!至于祭祀、朝会礼仪、外交接待之务,尽数归于次要,另设一司掌管即可!朕要让礼部从一个司仪衙门,变成执掌天下文教与舆情的中枢要害!”
“臣……遵旨!”温体仁眼中爆发出骇人的光芒。
“《大明月报》!”皇帝的语气骤然加重。
“此前由锦衣卫掌理,朕看过了,一个月才能出一份。只有刀的锋利,没有笔的温度,更没有朝廷喉舌该有的速度!”
他盯着温体仁,一字一顿地说道:“朕现在要你礼部接手!这报纸由月报改为日报!!”
“由礼部新设之宣传司主管,用最浅显的白话每日刊发!京畿之地务必日日送达!然后以京城为中心,向天下府县铺开!朕要让辽东的战事不出几日就能传到江南的茶馆!朕的新政一经颁布,就要让边陲的百姓也能尽快知晓其来龙去脉,明白它对万民有何好处!”
朱由检的声音愈发激昂:
“今后,礼部主笔,负责攻心;锦衣卫主卫,负责清道!你这支笔要让田间的老农,城里的贩夫都知道边疆为何而战,朝堂为何而争!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知道朕的旨意是什么!!”
“臣明白了!”温体仁激动地接话,“此非报纸,乃是陛下的敕令,是朝廷的号角!辽东大捷要写!让天下将士知晓为国死战是何等荣耀!
官绅一体纳粮更要写!要让天下百姓都看清楚,士绅纳税国库才能充盈,朝廷才有钱赈灾、强兵,最终万民的负担才能减轻!将这天大的好处写在明处,那些依旧敢抗税不遵的,便将其名讳劣迹一并刊于报上,令其在乡梓之间再也抬不起头,遗臭万年!”
朱由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而后才继续说道:“改革科举!从明年乡试开始,加试‘算学’与‘格物’!朕要让天下读书人知道,做得好八股,换不来一粒粮食,造不出一门火炮!朕要的,是能为国计民生,能为开疆拓土的实干之臣!”
温体仁浑身颤栗,他看到的不是一场改革,而是一场权力的盛宴!
他再度猛地向前一步,对着朱由检长揖及地,声音坚定:
“陛下!臣请命,出任礼部尚书,为陛下推行新政!”
“臣知道此事一旦推行,天下士林必将视臣为文贼酷吏!臣的清名将毁于一旦!”
“但,”温体仁抬起头,眼中那病态的兴奋已经化为决绝的忠诚,“臣愿为陛下立于风口浪尖,化作巨盾,吸引所有攻讦的箭矢!臣愿为陛下充当恶犬,去撕咬一切阻碍新政的顽固之徒!为陛下的万世伟业,扫清道路!”
“请陛下,恩准臣……万死不辞!”
暖阁之内彻底安静了下来,只剩下香炉中偶有一丝炭火爆裂的轻响。
朱由检静静地看着跪伏在地的温体仁,看着这个对他所有的意图都心领神会,甚至能举一反三主动将脏活揽于一身的聪明人。
许久,朱由检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冰冷赞许的微笑。
“好!”
一个字,如天宪降临。
“朕要的,就是你这样的礼部尚书!”
他走上前亲手扶起了温体仁。
“很好。你既愿为朕立于风口浪尖,那朕,也绝不吝惜这把锋利的刀!”
皇帝冷声说道:“朕许你人事之权!新礼部一应官吏,自郎中至主事皆由你提名,朕来勾决。朕要你的部堂之内,再没有一个掣肘的废物!”
温体仁的呼吸陡然急促,而后更是双膝一软,再也支撑不住,重重跪下。这一次,他的额头紧紧贴着金砖,声音里藏着些许得偿所愿的极致颤栗:
“臣……温体仁,叩谢陛下天恩!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起来吧。”皇帝的声音带着山雨欲来的压迫感,“明日早朝朕就会当着满朝文武宣布此事。届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会在你身上。做好准备吧。”
“臣,遵旨!”
温体仁缓缓起身,这一次,他的腰杆挺得笔直。
当温体仁走出暖阁大门的那一刻,殿外几近正午的刺眼阳光扑面而来,照得他几乎睁不开眼。
可他非但不觉得燥热,反而感到前所未有的舒畅,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在这晴空下彻底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