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君王一念动杀机,天下皆为盘中棋 (第3/3页)
,一改往日的凝重,弥漫着一股暴风雨来临前,压抑到极致的寂静。
满桂,这位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悍将正独自站在帅案前,神情平静地审视着那封刚刚送抵的皇帝密旨。
他并不惊讶,甚至可以说,他等这封信已经等了很久。
自打皇帝亲临宣大,与他密谈整整一夜之后,“联蒙抗金”这四个字就不再是朝堂上虚无缥缈的空谈,而是成了他与天子之间心照不宣的最高国策。
这些时日他一边整肃军备,一边悄然与察哈尔部的林丹汗暗通款曲,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在为今天做准备。
密旨上的内容在他眼中与其说是匪夷所思,不如说是一份精准到令人发指的行动指令。
无偿提供给林丹汗的八百副精良铠甲,一千支强力臂张弩——这是点燃草原战火的火种。
联合察哈尔部,对摇摆不定的科尔沁部发动毁灭性打击——这是杀鸡儆猴的雷霆手段!
满桂很清楚,这一战打响,便意味着漠南草原将再无宁日,皇太极将不得不分出大量精力去应付他那个着火的后院。
那位年轻的皇帝要用蒙古人的血,为他即将开始的南巡彻底扫除后顾之忧。
这一手借刀杀人,玩得狠,玩得绝,也玩得……正合他满桂的胃口!
……
当东路的利刃已经磨砺,中路的风暴正在酝酿之时,大明北方防线的最西端,关宁防线,却呈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静默。
孙承宗正独自一人,缓步走在宁远城的城头。
几天前,他也收到了皇帝的密旨,与给毛文龙的动和满桂的乱截然不同,给他的旨意只有十二个字:
“深沟高垒,坚壁清野,稳扎稳打。”
在附信中,皇帝用推心置腹的语气坦诚告知了他整个北方战略的全貌。
孙承宗负手而立,眺望着城外那片广袤的辽西走廊,心中对那位年轻得过分的皇帝充满了激赏与敬畏。
他的脑海中铺开了一张巨大的棋盘。
东路,毛文龙那头被彻底喂饱的疯狼即将出笼,直扑后金腹心。
中路,满桂借着林丹汗这把刀将在漠南草原掀起一片血雨腥风。
而他自己,以及他麾下这支大明最精锐的关宁铁骑,则是这盘棋上最关键的镇物。
用这十万大军的巍然不动,像一座无法逾越的山脉,死死地压住皇太极的主力,让他不敢有任何倾国入关的妄想。
孙承宗轻轻抚摸着城墙上冰冷粗糙的砖石,心中一片澄明。
他抬起头,望向遥远的南方天际,仿佛能看到那艘即将离开码头的御用龙船,也穿透了千山万水,落在了那片富庶至极的江南。
他的心,也随之变得更为复杂。
他与江南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
东林故旧,门生子弟……那些熟悉的面孔,那些曾与他在朝堂上纵论国事的士林领袖,此刻仿佛都浮现在眼前。
曾几何时,他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然而,在君临天下的堂皇大势与知遇之恩面前,那份乡党之情师生之谊,竟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皇帝的北境布局有多么精密,多么冷酷,皇帝的心智与手腕,早已超出了常理!
孙承宗只在心中默默一叹,惟愿江南的那些聪明人能够真正聪明一次!
千万不要将陛下这份南下的耐心,错当成可以讨价还价的软弱。
千万不要以为可以凭借经营百年的财势与舆论,去挑战一个已经磨亮了屠刀的帝王。
他们,终究不懂。
他们还在用算盘计算着田亩税赋的得失,用笔杆书写着自以为是的道德文章,用传承百年的世家门阀的规矩去揣度君王。
而这位年轻的天子……
他用来落子的是天下兵马,他用来演算的是人心向背,他用来定规矩的是生杀予夺!
孙承宗缓缓闭上眼睛,任由凛冽的北风吹拂着他花白的须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