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4章 :凡成大事,必先利其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44章 :凡成大事,必先利其人 (第2/3页)

,神情变得温和而鼓励:

    “泰西之巧匠,乃攻坚之利刃。然固国之根基,终究在于我大明自身。这第二步,朕称之为——‘化夷为夏’!”

    “洋人之技艺虽精,然未必与我大明水土相合。舟船之大小、龙骨之曲直、帆布之疏密,皆需因时、因地、因材而变。朕命尔等,即刻起,与范德梅尔先生等泰西专家,组成‘皇家营造法式编译局’。

    朕要你们将他们的图纸、他们的经验、他们的口传心授,一字一句,一笔一划,尽数记录、翻译、验证,最终编成我大明自己的《皇家造舰手册》!”

    这个安排如同一股暖流,注入了本土匠官们的心田。

    他们原以为天子请来洋匠,是信不过他们。

    此刻方知,皇帝是要他们去学习、去吸收、去超越!

    这种既取西夷之长技,又固中华之根本的周密考量,让毕自严等老成谋国之臣,在心中暗暗点头。

    天子此举,非但不是崇洋媚外,反而是真正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长远之策!

    “然利刃与根基皆备,尚需磐石以为支撑,”朱由检的声音沉稳下来,充满了力量,“这最后一步,亦是成事之基,朕称之为——‘广纳百工’!船厂之伟业,非数人可成,其势之养成,在于数以万计的熟练工匠。”

    他转向兵部与工部诸官:“朕命兵部、工部,即刻从沿海卫所之中,抽调最优良之军匠,送往天津、上海两厂。同时,传朕旨意,由户部拨付专款,在江南、福建、广东三省,出厚赏、设重酬,公开招募民间船匠!告诉天下所有匠人,只要身怀绝技,朝廷便不吝赏赐。朕要让皇家船厂,成为天下匠人景从向往之地!”

    “外取”、“内化”、“广纳”!

    从延揽西夷宗师,到化其技艺为己用,再到集天下工匠之力,一个宏大而缜密的揽才、用才、育才之策,在皇帝口中清晰铺陈开来,其气魄之宏大,思虑之周详,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这就是“匠心录”的全部内容时,朱由检却微微前倾身体,一股冰冷而锐利的气息,瞬间笼罩了整个行辕。

    “人既已备,则需法度驱驰。无规矩不成方圆,但在朕的船厂里,旧规矩,皆是废纸!”

    他语气变得森然,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金铁交鸣之声:“皇家船厂之内,所有工匠,无论官匠、军匠、民匠,废除一体均沾的月钱旧例,改为按劳计酬之法!”

    “按劳计酬”四个字一出,满堂皆惊!

    朱由检根本不理会众人的错愕,继续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宣告着他的新政:“所有工种按技艺之高低,分为九品十八级!所有工序,按繁复之程度,定下不同之工价!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一月一结,当堂发放!一个铆接龙骨的八级大匠,他一个月的薪俸,可以,也必须,比一个七品县令的年俸还要高!”

    这番话让毕自严呆立当场,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

    “疯了……陛下……这简直是疯了!”他的内心在疯狂地呐喊,嘴唇却因极度的震惊而无法开合。

    将工匠之薪俸,凌驾于朝廷命官之上?!

    将一个“贱业”之人,捧得比“父母官”还高?!

    这是在动摇国本啊!

    士农工商,乃圣人所定,是维系天下运转的千年铁序!

    难道要在陛下一言之间,彻底崩塌吗?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尊卑,难道都不要了吗?

    毕自严的脑海中,瞬间闪过礼崩乐坏等无数个可怕的词汇。

    他几乎要立刻出列,劝阻皇帝收回这骇人听闻的成命。

    可…不知为何,在他那颗被儒家经典浸润了一辈子的内心深处,却又有一个微弱的声音在颤抖着反驳:

    “可……若真是如此,那些工匠岂非会拼死用命,造出最好的船?兵部每年哭喊着军械糜烂,工部奏报着工匠怠工,不就是因为赏罚不明吗?陛下此法,虽离经叛道,却仿佛直指人心最深处的欲望!这或许才是真正的‘富国强兵’之道?”

    仅在一瞬间,毕自严的信念与眼前残酷而高效的现实之间,剧烈地摇摆碰撞!

    与毕自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