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6章 :两条绝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46章 :两条绝路 (第2/3页)

带着不容置疑的冰冷权威,瞬间盖过了场内所有的嘈杂。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名身着大红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官员不知何时已站到了高台中央。

    他身形颀长,面容白皙,嘴角甚至还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但那双眼睛却如两口深不见底的寒潭,不带任何感情。

    正是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琏。

    钱谦益的心猛地一沉,仿佛被人攥住了一般,他认得此人!

    但,他为何会在此?

    李若琏并未理会钱谦益惊疑不定的目光,他径直走到原属主持人的位置上,对着台下数千人朗声道:“奉陛下口谕。今日江南士林清议,陛下甚为看重。为免清谈流于空泛,误入歧途,特命本官代天临问,以正视听。”

    “代天临问?”这几个字在所有士子心中炸开。

    李若琏的嘴角笑意更深,眼神却愈发冰冷。

    他缓缓转向面色煞白的钱谦益,说道:“钱大人,恳谈之前,不妨先澄清一些误会,也好让江南的诸位同道,认清身边之人,究竟是何肺腑。”

    话音未落,他猛地一挥手。

    “哐当!”一声巨响。

    几名身形彪悍的锦衣卫校尉,合力抬着一个沉重的樟木大箱子,重重地摔在了高台中央,木屑四溅。

    箱盖被粗暴地打开,里面的东西被一股脑地倾倒出来,如同一堆发霉的垃圾散落在钱谦益的脚边。

    那是一迭迭泛黄的书信,是一本本厚实的账簿,还有一些精巧的玉器古玩,田契地契的抄录副本。

    钱谦益的瞳孔瞬间收缩如针尖,他死死地盯着地上那些熟悉的东西,浑身的血液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李若琏施施然地走过去,弯腰拾起一封信,像是掸去上面的灰尘一般,轻轻拍了拍,然后展开,对着钱谦益,也是对着台下所有人,一字一句地念道:

    “‘……吾兄在朝,但有号令,山右王登库等,敢不效死?区区十万两,不过杯水车薪,只望大人能稍开方便之门,则后续报效,当更可观……’

    钱大人,这封信,可是天启五年,你与晋商王氏的密信?信中所言十万两,后来是否悉数入了你的别院库房?”

    李若琏又拾起一本账簿,翻开其中一页:“‘……扬州盐商汪某,为求两淮盐引,报效宗伯大人‘润笔费’三万六千两,黄金五百两……’钱大人,这笔‘润笔费’,可曾入账报税啊?”

    “‘……福王世子欲求江南织造之利,遣人密会大人于东林书院……’,‘……楚王府为保其藩田不被清丈,许大人以千顷良田……’”

    “‘……朝鲜使臣私下馈赠人参、东珠,求大人为其国主在御前美言……’”

    李若琏的声音不大,但在这死寂的雨中,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

    他每念一项,便有一名校尉将对应的信件或账簿抄本高高举起,向台下展示。

    桩桩件件,皆是铁证如山,无可辩驳。

    钱谦益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他那身崭新的儒服此刻看上去无比的滑稽与刺眼。

    他张了张嘴,想要辩解,却发现喉咙里像是被塞了一团棉花,发不出任何声音。

    冷汗混着雨水,从钱谦益的额角滚滚而下。

    台下的气氛已从最初的激昂瞬间跌入冰点。

    复社的士子们个个面如土色,呆若木鸡。

    他们心中曾经的“士林领袖”、“东林魁首”,那个他们即便鄙夷其变节,却依旧不得不承认其学问与地位的前辈,竟然是这样一个鬻官卖爵,与商贾藩王沆瀣一气的巨贪大奸?!

    张溥的脸色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握着折扇的手指因用力而骨节发白,陈子龙更是双目圆睁,满脸的难以置信。

    他们准备了慷慨激昂的陈词,准备了力挽狂澜的腹稿,他们设想了无数种与昏君,与佞臣辩论的场景,却唯独没有想到这场“清议”的第一个祭品,竟是他们自己阵营的旗帜性人物!

    这不仅仅是对钱谦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