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 是骡子是马 (第3/3页)
瞅去,果然是司马!鹿呦呦看了看秒表,司马是12秒10,左麟是12秒15,跑得很不错,剩下的都差远了,最好的一个才刚进14秒。男子100米二级运动员的标准是手计11.5秒,没有起跑器和钉鞋,大约要慢0.5到1秒,他们两个再训练训练,拿张“二级证”问题都不大。
鹿呦呦练的是女子100米栏,之前也跑过一阵100米,在她看来司马更有前途。不是因为他快那么0.05秒,左麟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姿势节奏都控制得很好,司马则完全拼身体素质,“原生态”能跑出这个成绩,显然天赋过人。
徐则刚摆弄了一下发令枪,招呼女生上跑道测100米。女子100米二级运动员的标准是手计12.8秒,令人遗憾的是,这批新生没一个跑进14秒。跑完男女100米,徐则刚看了下成绩,左麟和司马让他眼前一亮,难得有这么好的苗子,对校田径队来说或许是个转机。
按计划接下来测200米,由于左麟、司马刚跑过100米,喘息未定,所以让他们先休息一下,把400米提到前面来。徐则刚把司马拉到一边,特地关照他不用测400米了,等会全力以赴跑好200米。司马没有坚持,接受了他的好意,并表示感谢。左麟留意到徐则刚对他另眼相看,也主动示好,凑到司马身旁一起看400米,告诉他短跑通常是2倍兼项,比如100米和200米、200米和400米,100米和400米兼项比较少见,二者差距比较大,很难兼顾。当然,所谓的“2倍兼项”都是指高水平运动员,校运会随便跑跑的话,100米和3000米也有兼报的。
拖拖拉拉,400米同样“乏善可陈”,结束后左麟和司马也歇得差不多了。发令枪响,他们再度统治了200米跑道,都是24秒出头,这次是左麟稍稍领先,优势很微弱,但足以安抚他失落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