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56章 评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第56章 评审 (第2/3页)

厂区带上了一点传奇色彩。

    “地方小,各位将就一下。”杜宇泽没有客套,直接把主屏幕切换到一个复杂的系统架构图上。“这是我做的综合航电方案。基于双冗余高速数据总线,将火控、飞控、电子战、通信导航进行一体化信息处理。核心是这块中央处理模块。”

    雷达所的主任皱起了眉头:“杜工,你的方案我看了。太大胆了。所有数据都汇总到你这个‘中央大脑’,万一它出问题,飞机不就成了瞎子和聋子?”

    “不会。”杜宇泽回答,“物理上是分布式结构,每个子系统都有独立的处理单元,保证基本功能。但在逻辑上,它们是一个整体。信息不再是孤岛,而是共享的资源。”

    他切换屏幕,调出PD雷达的数据。“比如雷达探测到的目标,数据可以直接进入火控和飞控系统。飞控系统根据目标距离和速度,自动优化机动指令,让飞行员能以最小的能量损失,占据最好的攻击阵位。这才是‘综合’。”

    “你的意思是,让电脑替飞行员思考?”一名飞控工程师提出疑问,“飞行员的经验和判断呢?”

    “机器负责计算,人负责决策。”杜宇泽的回答很干脆,“机器能在一毫秒内算出最优解,人不能。但开火的权力,永远在人手里。”

    “纸上谈兵。”发动机所的马向东说话了,他头发花白,是厂里的元老,“杜工,你的想法很好。但飞机不是代码,是钢铁和火焰。就说你的新控制律,敢不敢上天?”

    “下周就上。”杜宇泽平静地回答。

    整个办公室瞬间安静下来。

    马向东哼了一声:“年轻人,有魄力。那我们发动机呢?你这套系统,对发动机的要求有多高?我们的‘昆仑’还在爬坡,配不上你这个‘上帝大脑’。”

    “马总工,我正要说这个。”杜宇泽把屏幕切换到发动机压气机的数据上,“你们的验证机,效率比设计指标高了1.2个百分点。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他手指在屏幕上一划,一个新的发动机模型出现。“基于这个数据,我做了一个推演。如果我们重新设计低压段和燃烧室,再配合全权限数字发动机控制系统,我们可以用现有‘昆仑’百分之九十的尺寸和重量,做到它百分之一百一十的推力。”

    马向东的表情第一次变了。他凑近屏幕,死死盯着那些曲线和参数。作为搞了一辈子发动机的人,他一眼就看出了这个方案的价值和……疯狂。

    “减重百分之十,推力增加百分之十?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我知道。”杜宇泽说,“意味着推重比可以跨过一个关键的门槛。”

    “你这是要重新设计一款发动机!”马向东的声音有些发抖。

    “我没有这个能力。”杜宇泽说,“但我能提供一个经过验证的、值得去尝试的目标。”

    “材料呢?”材料所的林慧总工程师开口了,她冷静地提出问题,“你的新飞机,大量使用复合材料。我们的工艺和产能都跟不上。那块碳纤维平尾,我们实验室做了半年。你要造一整架飞机?”

    “我看了你们的静力测试报告。”杜宇泽转向她,“强度裕度大的惊人。这说明我们的设计还是太保守了。我们缺的不是技术,是数据。是把材料性能和气动设计、结构强度关联起来的精确模型。现在,经过这次飞行测试,我们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