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迎春藤(一) (第2/3页)
座挂着青铜铃铛的就是‘启明阁’吧?听说里面全是各地的地方志,连西域小国的婚俗都记在里头。”
“算你有点见识。”舞星儿扬着嘴角道。
她领着他们穿过花园,脚下的青石板缝隙里冒出几株三叶草。
“七阁的名字都取自星辰:启明阁掌地理,长庚阁管人事,紫微阁存密信,天玑阁析天象,玉衡阁藏医书,开阳阁记毒物,摇光阁……”她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复杂:“摇光阁是孩子们住的地方。”
北冥月注意到,每座阁楼的窗棂样式都不同:启明阁是六角形,糊着极薄的桑皮纸,隐约能看见里面堆满了卷轴。
长庚阁是圆形,嵌着琉璃片,阳光透过时在地上投出斑斓的光斑。
最特别的是紫微阁,窗棂上雕着密密麻麻的小孔,风吹过时竟传出类似箫声的调子。
“那是‘传声窗’,”舞星儿解释道:“阁内若有人贸然闯入,七阁六楼的人在百米外都能听见。”
穿过花园便是六楼区域:六座楼宇的名字都与天气相关:清风楼、细雨楼、朝雾楼、晚霞楼、寒霜楼、惊雷楼。
每座楼的屋檐下都挂着风铃,清风楼是贝壳串成的,细雨楼是玉石雕琢的,朝雾楼的风铃最妙,竟是用冰晶制成的,阳光照在上面,折射出七彩的光。
舞星儿指着最西侧的楼宇:“惊雷楼里全是墨千机布置的机关,上次有个小贼想溜进去偷东西,被机关打的满头包。”
说完她看了一眼叶影,叶影连忙摆手说不是他,惹得舞星儿和北冥月都笑起来。
绕过六楼,眼前突然出现一片桂花林。
此刻,虽未到花期,墨绿色的枝叶间却挂着无数小香囊,里面装着晒干的桂花,风一吹,甜香便漫了过来。
林中有一座竹制的小楼,匾额上写着“听风小筑”,楼前的空地上摆着一张石桌,四个石凳,桌角放着一个粗陶茶罐和一套茶具。
“这里是我住的地方。”舞星儿的声音柔和了许多。
她的红裙拂竹楼的楼梯:“后面是我师父的药圃和医庐,他老人家一到春天就忙着种药草,连饭都忘了吃。”
北冥月走到竹楼前,推开虚掩的木门。
屋内陈设极简:一张梨花木雕花床,床头堆着几本医书;一张梳妆台,上面放着一个描金漆盒,里面露出几张糖纸。
墙上挂着一幅墨画,画的是一棵桂花树,笔法却带着几分孩子气,是阿蛮的手笔。
“别看这里简单,”叶影突然从竹柜后摸出一个青铜小鼎:“这玩意儿是西域的暖炉,点上一块香饼,整座听风小筑能暖和一晚上。上次我在这儿借宿,被这玩意儿烫了手。”
舞星儿抢过暖炉放回柜里,嗔道:“谁让你偷拿我师父的宝贝?他老人家现在还念叨呢,说有一个小毛贼把他的‘凝神鼎’拿去烤红薯。”
北冥月忽然望向窗外:桂花林的尽头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岸边种着一排垂柳,柳丝垂在水面上,荡起一圈圈涟漪。
河面上架着一座木桥,桥那头隐约能看见一片药圃,几个穿粗布衣裳的孩子正在给药草浇水,其中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一个小竹篮,正往这边招手。
“那是阿蛮和哑嬷嬷。”舞星儿顺着她的目光望去,眼底漾起暖意:“哑嬷嬷在教孩子们辨认草药,阿蛮手中拿着的小竹篮,大概里面又是她偷偷藏起来的桂花糖。”
舞星儿领着他们往回走,指尖拂过朝雾楼墙角的迎春藤。
“你们看这藤子,顺着这墙绕了三圈,每圈的缠绕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