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津门遇刁难,技惊老专家 (第1/3页)
车队离开东北,一路南下,车轮碾过初春还有些硬实的土地,卷起淡淡的尘土。
越往关内走,风里的寒意渐渐被一股潮湿的、带着咸味和水汽的风取代。
路边开始出现大片大片的盐碱地和零星的芦苇荡。
天城,到了。
作为北方重要的工业港口城市,天城的工厂规模和沈城又是另一种气象。少了些重工业的粗犷,多了些精密和繁忙。
海河两岸,厂房林立,船笛声和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
何雨柱小组此行的重点,是位于海河边的天城重型机械厂和几家大型造船厂。
这些厂子的设备常年接触水汽和海风,腐蚀和润滑问题更加复杂特殊。
有了沈城的成功经验,小组几人信心足了不少。
马华甚至开始琢磨着天城的狗不理包子和十八街麻花。
然而,刚到天城重型机械厂,他们就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
接待他们的是一位姓钱的技术副厂长,戴着一副金丝眼镜,说话慢条斯理,带着点天津卫特有的“嘛嘛”口音,态度客气却透着疏离。
“何工,远道而来,辛苦辛苦。”钱厂长握着何雨柱的手,笑容标准,“部里的文件我们收到了。不过嘛,我们厂的情况比较特殊,设备精密,工况复杂,尤其是腐蚀环境下的润滑,一直是老大难。”
他推了推眼镜,继续道:“厂里技术科的老工程师们,搞了几十年润滑,都有自己的经验和配方。你们这个新配方…呵呵,年轻人有闯劲是好的,但稳妥起见,是不是先小范围试验一下,看看效果再说?”
话里话外,透着不信任和拖延的意思。
旁边作陪的厂里几个老工程师,也都面无表情,眼神里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显然,何雨柱太年轻,京都来的“专家”名头,在这帮经验老道的技术大拿面前,不太够看。
何雨柱还没说话,旁边一个头发花白、姓孙的老工程师就开口了,语气带着明显的不以为然:“钱厂长说得对。润滑这个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是看看文件数据就能解决的。”
“我们厂那台进口的万吨水压机,主轴润滑一直不过关,请了多少专家都摇头。你们这个新配方,敢往上用吗?”
这是将了一军。那台万吨水压机是厂里的宝贝疙瘩,也是老大难,万一搞坏了,责任谁也担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