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雁门烽火 (第2/3页)
换成了假的!真正的玉玺…… 在你母亲的墓里!”
沈玉微的心头剧震。母亲的墓在长安城郊的沈家陵园,去年她回去祭拜时,并未发现任何异常。
“你胡说!”
“我没有胡说!” 柳承业疯狂地嘶吼,“当年若不是她偷了玉玺,北狄怎会灭我柳家满门?皇后也不会落到今日的地步!”
苏长风忽然按住沈玉微的剑:“他说的或许是真的。影阁查到,你母亲下葬时,陪葬品里有个紫檀木盒,与装玉玺的匣子尺寸吻合。”
沈玉微的指尖微微发颤。难怪皇后要拼死带走那个鎏金匣子,难怪柳承业宁愿藏在京郊也不逃往北狄 —— 他们都被母亲留下的线索骗了。
“备车去长安。” 沈玉微收起软剑,“我要去开棺验尸。”
“不可!” 苏长风的脸色骤变,“长安现在是太子的封地,他的亲信卫将军驻守在那里,你这一去无异于自投罗网。”
“必须去。” 沈玉微的语气斩钉截铁,“萧玦在前线需要时间,我必须找到玉玺,让北狄知道他们拿到的是假货,拖延他们进攻的步伐。”
苏长风沉默片刻,从怀中掏出个令牌:“拿着这个去城西的驿站,那里有影阁最快的马。记住,无论找到什么,三日内必须回来 —— 太子已经开始怀疑影阁了。”
离开京城前,沈玉微绕道去了趟李府。李老太太正坐在灵堂的蒲团上,将些泛黄的信纸塞进火盆。见到沈玉微,老人连忙将最后一张纸藏进袖中,指尖却抖得厉害。
“这是…… 修文与你母亲的通信。” 老太太见瞒不住,索性将信纸递给她,“他们…… 他们早就发现太子与北狄有往来,只是苦于没有证据。”
信纸上的字迹清秀有力,记录着太子三年前曾秘密会晤北狄使者,地点就在长安的沈家陵园。最后一封信的日期,正是李修文被抓的前一日:“太子明日将派人挖开沈伯母的墓,似在寻找某物。”
沈玉微的心脏像是被冰水浸透。太子的目标,从来都是传国玉玺!
“老太太,能否借您的马车一用?” 沈玉微忽然改变了主意,“我不直接去陵园,先去见一个人。”
李府的马车摇摇晃晃地驶离京城时,沈玉微撩开窗帘,看到萧玦率领的军队正浩浩荡荡地向西北进发。玄色的帅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像一只展翅的雄鹰,要将吞噬山河的狼影撕裂。
她忽然想起母亲日记里的话:“大靖的土地上,从来没有不战而退的将军。”
三日后,长安城郊的破庙里。沈玉微看着眼前一身布衣的男子,几乎认不出他来 —— 那是本该驻守长安的卫将军,此刻却满脸风霜,左臂空荡荡的袖管随风摆动。
“末将参见郡主。” 卫将军单膝跪地,声音哽咽,“三年前若不是沈夫人舍命相护,末将早已死在太子的刀下。”
“母亲救过你?” 沈玉微扶起他。
“是。” 卫将军的眼中燃起怒火,“太子当年为了抢夺兵符,血洗了整个驿站,是沈夫人带着末将从密道逃走,她自己却……”
沈玉微的心猛地一沉:“她自己怎么了?”
“被太子的人抓住,关进了陵园的地宫。” 卫将军从怀中掏出张地图,“末将这些年一直在暗中查探,终于找到了地宫的入口。”
地图上标注的入口,就在母亲墓碑后方的第三棵柏树下。沈玉微忽然明白柳承业为何说玉玺在墓中 —— 他们都以为母亲被葬在地宫,却不知那场大火后,母亲的尸骨早已被外祖父悄悄换了地方。
“太子的人什么时候到?”
“明日午时。” 卫将军握紧了腰间的长刀,“末将已召集旧部,定能护住郡主取出玉玺。”
沈玉微却摇头:“不必硬拼。” 她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峡谷,“我们在这里设伏,让他们有来无回。”
次日清晨,沈玉微换上一身素衣,捧着白菊来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