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经潜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神经潜流 (第2/3页)

,绝对有国家级的力量。”

    逆向灯塔

    硬攻不行,只能智取。

    张淑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加入他们。

    一批春风团队的成员和信任他们的老人,“主动”拥抱金橡树的“公益计划”,佩戴上他们的设备,注册了他们的平台。林小雨则带领技术团队,在这些设备上植入了精心编写的“木马”——这些木马不会攻击金橡树的系统,而是像透明的影子,默默记录所有进出设备的数据流和指令,尤其是那些异常的生物信号和加密指令。

    同时,赵刚和马建国开始全力修复和升级那套尘封的“神经接口适应性学习系统”。马建国虽然无法动手,但他的大脑依然是最高效的处理器,通过眼动仪和残存的手指动作,艰难地指导着赵刚和林小雨。

    他们的目的不是复制金橡树的控制,而是开发一种“逆向干扰”或“认知护盾”——基于同样的原理,但用于抵消和屏蔽金橡树设备的恶意影响,保护用户的大脑免受侵入。

    过程极其艰难。每一次测试都伴随着风险。一位志愿者老人在测试屏蔽协议时,突然血压飙升,险些出事。团队笼罩在愧疚和压力之下。

    “我们...必须...更精确...”马建国用尽力气敲出代码,“识别...他们的...特征码...”

    转机来自一次偶然。一位佩戴了金橡树手环的老人陈奶奶,同时也是春风系统“雨滴摩斯密码”助听器的忠实用户。她向林小雨抱怨:“小雨啊,你们那个下雨的音乐好听,听着心里踏实。金橡树这个圈圈(指手环)有时候晚上会轻轻震一下,怪不舒服的,心里发慌。”

    林小雨猛地抓住关键词!“下雨的音乐”vs“震动心里发慌”!

    她立刻调取陈奶奶设备的数据记录,发现每当金橡树设备下发特定指令时,如果恰好助听器在播放某种特定频率的舒缓自然音(如雨声、流水声),不适感就会显著降低甚至消失!

    “自然频率!白噪音!”林小雨兴奋地大喊,“他们的恶意指令有特定的信号特征,而某些自然频率可以形成干扰!我们不需要完全破解他们的加密,我们可以用‘声音盾牌’!”

    研究方向瞬间清晰。团队开始大量测试各种自然声音、音乐甚至传统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