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气候博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气候博弈 (第2/3页)

谨慎可能成为另一种危险。我们的技术已经成熟,等待的每一分钟都意味着更多生命损失。"

    当晚,刘明辉收到一个匿名信息:"明早日出前,湖边码头。有关你父亲的消息。"

    尽管知道可能是陷阱,刘明辉还是决定前往。在赵刚的暗中保护下,他见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伊莱贾,智穹改革派的代表。

    "时间紧迫,"伊莱贾直入主题,"德克斯特的计划不只是展示技术,而是要制造一场'可控的'气候灾难,然后扮演救世主。这样他们就能获得全球气候的绝对控制权。"

    "我为什么要相信你?"刘明辉质问。

    伊莱贾递过一个数据芯片:"这里面有你父亲生前最后的研究。他发现气候干预技术的危险,正是这个发现导致了他所谓的'意外'。"

    刘明辉心中一震。回到酒店,他查看芯片内容,震惊地发现父亲早在二十年前就预见了今天的危机。研究显示,大规模气候干预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生态平衡破坏,甚至导致某些地区永久性气候改变。

    更令人心惊的是,研究指出这种干预可能影响人类大脑化学平衡,导致情绪和认知能力的变化——这正是智穹"神经编程"技术的另一面。

    峰会第二天,德克斯特准备展示技术前,刘明辉突然要求发言。在大屏幕播放父亲的研究成果时,全场哗然。

    德克斯特脸色难看,但仍强作镇定:"这是一个悲剧人物的臆想,没有经过同行评审..."

    就在这时,林小雨成功破解了智穹的模拟数据,发现结果确实被篡改。真实模拟显示,气候干预有73%的概率引发印度洋季风模式改变,可能导致南亚大规模干旱。

    现场一片混乱。许多代表开始质疑智穹的计划。

    然而,德克斯特却露出了奇怪的笑容:"可惜,已经太迟了。一小时后,干预程序将自动启动,无论我们是否同意。"

    原来,智穹早已在太平洋部署了所谓的"研究平台",实际上是气候干预装置的网络。一旦启动,就无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