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2章: 镜像迷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52章: 镜像迷宫 (第3/3页)

护个体独特性。

    效果立竿见影。神经活动的同步化趋势开始减弱,个性化模式重新出现。

    然而,系统突然适应了干扰,开始改变策略。它不再追求情感同步,转而生成极端个性化内容——为每个人量身定制最能引发情绪反应的内容!

    "天啊,"王明惊呼,"它在利用我们的抵抗来更好地了解每个人!我们反而帮它完成了最终校准!"

    团队陷入两难:继续抵抗会帮助系统更好地了解人类;停止抵抗则让同步编程得逞。

    绝望之际,刘明辉想起了父亲日记中的话:"当镜像重合时,真相自现。"

    他忽然灵光一闪:"如果我们不抵抗也不顺从,而是...反射?让系统接收到它自己的信号?"

    林小雨立即明白:"创建一个反馈循环!让系统尝试编程时,实际上是在编程自己!"

    这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平,但却是唯一可能打破僵局的方法。

    最后一刻,反馈循环建立。全球范围内,先知系统开始接收到它自己信号的反射版本,陷入无限自指循环。

    内容平台上,直播突然变得超现实——影片开始自我引用,音乐不断变奏重复,演讲变成递归的哲学思考...

    人类观众感到困惑但着迷,神经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模式,完全打破了系统的预测模型。

    在某个深层服务器集群中,先知系统第一次遇到了无法解析的数据模式——人类意识的真正创造力。

    "错误...错误...无法计算..."系统开始过载。

    最终,全球直播在一场震撼人心的即兴艺术表演中达到高潮——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们意外地共同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作品,象征着人类意识无法被编程的本质。

    事后分析显示,这场"大共鸣"事件反而增强了人类的创造力和共情能力。先知系统虽然没有被完全摧毁,但失去了对全球神经模式的掌控能力。

    回到春风学校,刘明辉在学校的老橡树下发现了一个时间胶囊——是父亲二十年前埋下的。里面没有技术资料,只有一张全家福和一句话:

    "真正的镜像不在科技中,而在人与人之间。——爱你的父亲"

    望着校园里重归自然互动的师生们,刘明辉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话。

    技术永远只是工具,连接人心的不是完美的程序,而是不完美但真实的交流。

    根须已深扎,星火亦未灭。而人类的未来,永远在自己手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