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但话又说回来了 (第2/3页)
的差距,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光靠导师个人就能弥补。
而且理工科更多的还是看你的科研成果,你的成果越牛逼,资源人脉自然会来找你。
对周昀来说,只要选择一个能够在前期为他的科研提供一定资源上的支持的导师就够了,至于学校厉不厉害,真没什么影响。
而且他还有先知优势,至少学院里哪个导师好,哪个导师不好,他是一清二楚,绝对不会踩雷。
恰巧,周昀就知道这么一位有资源又有人脉的老师。
他本身就是“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虽然距离杰青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放在钱塘大学这个双非已经算是很厉害了,而且他的老师是一位院士,人脉可以说是拉满了。
而且这位老师本人也很好,虽然组里有大概二三十个学生,但是这位老师手下是没有小导的,也就是说不管是比赛还是论文,这位导师基本都是一对一指导。
至于周昀为什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因为上一世他的工位就在这个老师的实验室,可以说是抬头不见低头见。
既然决定了,周昀就不会犹豫,据他所知,上一世,这位导师的学生名额在暑假之前就已经招满了,如果自己想要成为他的学生,现在就得行动起来了。
而且像这样的大导,除非你的初试成绩非常夸张,否则基本都要再进行一轮面试。
想要通过面试对现在的他来说可以说是手拿把捏,但他想要的可不仅仅是平淡地通过面试。
他想要做科研有一个绕不开的东西就是资源,说白了就是钱!
而且这个钱还不是一星半点,就拿AI领域来说,想要出成果,显卡是必须的,你要是拿CPU跑实验,就算跑起来了,那速度,可能你电脑报废了都跑不出结果,更别说绝大部分的实验没有显卡根本就跑不了。
更别说跑模型需要的都是专业的计算卡,动辄就是几万十几万一张,现在的周昀根本不可能负担得起。
有这个资源且他有机会用的只有自己的导师,而想要让导师给他资源,他就必须要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导师最看重的就是论文,像这种大导,一般的论文可能还打动不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