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倒反天罡 (第3/3页)
,毕竟处理数据这种事情就两个——麻烦。
现在倒是有点倒反天罡的意思了,不过几位师兄师姐却没抱怨什么。
自己什么水平,各自都清楚,周昀这种刚来就能发NeurIPS的,在他们眼里已经是妥妥的大佬了,帮大佬打杂,
顺便混一篇A会打底的二作三作,傻子才不干,虽然对找工作没什么用,但是对评奖学金有用啊。
至于给年龄,都什么年代了,懂不懂什么叫达者为师啊!
邓永华也通过组会知道了这个事情,他也没反对,只是提醒大家先做好自己本职的科研工作,否则自己毕业都成问题的话,混个二作三作也是啥用没有。
时间很快来到了七月份。
实验室里,师兄师姐都围在周昀身后,所有人的眼睛都死死盯着屏幕。
屏幕上一共有两个界面,一个比较简陋,只有一根折线图,另一个则是交易平台的软件,上面显示的是黄金ETF的实时走势。
粗略地看上去,两根折线似乎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很多细节上,两者的走势完全不同。
这就是周昀他们近两个多月的研究成果,一种全新架构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还是有点问题,不过暂时也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周昀看着两个界面叹了口气。
“我觉得已经很好了,不超过0.1%的误差,还不够吗?”
“是啊,其它的模型我们不是也跑过了吗?误差基本都在1%以上。”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周昀还是觉得这个模型其实是有很大优化空间的,不能提升的原因还是一个——资源不够了。
哪怕是八卡的H100,也是有上限的,而如果想要更进一步的预测走势,就需要更多的数据,这里的数据就不仅仅是历史的价格了,
更是包括了和黄金相关的各种新闻,信息,这些消息来自世界各地,形式也多种多样,有视频、文字、音频、图片。
这就涉及到了另一个领域——多模态大模型。
而一旦涉及到了大模型这三个字,八张H100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他要的是训练,而不是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