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写本子 (第1/3页)
吃完早饭,两人一起前往华科,大概九点钟,来到了会议室。
因为昨天已经确定了大致的技术思路,今天组内没什么好讨论的,各个单位自己写各自负责的那部分技术路线就好。
写本子这事和写论文一样,都有一套固定的模板,只需要把自己的内容填充进去就好。
本子基本都是周昀他们这种学生来写,至于老师,他们则是在另一个会议室开会,谈论验收指标相关的事情。
指标说白了就是你这个项目结束,每个课题组需要提交一个什么东西,是一套系统?还是一个算法?
这也就大致决定了,你这个课题组能够分到多少钱,也是老师和各个公司们最关心的东西。
不过这些暂时和周昀都没什么关系,现在能做的只有写本子。
虽然他没有参加过这么大的项目,不过对于写本子还是有些心得的。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托!
先搞一版凑合的,剩下的等DDL前一两天再修改,这是最为省事的,因为据他观察,几乎所有老师都有一个习惯,
在DDL之前,无论你写的东西再好,他们总能找到修改的地方,所以在DDL之前就没必要弄得太好,因为最后都是要改的。
会议室里,周昀手指机械地敲动着键盘,脑袋里却是在思考另外一件事情。
他这次来参会的任务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和各位大佬混个脸熟,另一个就是思考一下后续的研究方向。
第一个任务完成的差不多了,第二个任务虽然还没完全想明白,但是也有了一点思路。
关于邓永华口中所谓的“终极目标”,周昀做过一些思考。
最终他得出了一个看似非常空虚的结论——为了让国家变得更好。
但是仔细想想却又不那么奇怪,因为这是华国人从出生的时候就被潜移默化灌输的思想。
比如最为经典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还有各种为了国家隐姓埋名的科学家。
这些事情无一不在告诉人们,自己该做什么。
只不过很多人因为自己自身能力不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