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Q&A (第2/3页)
。
坐在前排的何凯明举起了手,周昀自然不可能当作没看到。
“何教授,您请问。”
工作人员立刻小跑着将麦克风递了过去。
坐在后排的人这才发现,提问的人居然是何凯明,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两人身上。
何凯明接过话筒微微点头:“很有趣的工作,事实上我之前就已经看过了这篇文章,AgileEdge在模型的压缩算法上的设计思路非常巧妙,
但是我有一个问题,你的压缩算法是基于AI调教AI的思想,那你该如何保证用于调教AI的AI做出的决策是最优的?
这个负责调教的AI,其鲁棒性又由谁来保证和监督?如果是这样的话,是否又需要一个AI来负责监督,这样是不是会陷入一个‘无限递归验证’的循环?
那么你如何在理论上保证这种‘自我优化’过程的收敛性和可靠性,而不仅仅是在你的实验数据上表现良好?”
其他人听到这个问题都不由地感叹,不愧是大佬,提出的问题总是这么尖锐。
如果周昀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这篇文章的严谨性就会受到质疑。
何凯明也很好奇周昀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于是他看向台上,结果对方的反应倒是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周昀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慌乱,反倒是有些......兴奋?
其实这个问题周昀自己也问过自己,他本来还想着如果没人提出这个问题,自己是不是要在报告的时候提一下,毕竟这个点确实非常重要。
不过最后还是没有加到前面的报告里,主要是之前报告要讲的都已经确定了,再加上这一段,时间上可能会超。
现在有人提出来,正合他的心意。
“何教授,非常感谢您如此深刻的提问,这确实是我的工作中最需要谨慎对待的部分。
您提到的‘无限递归’风险,在任何自指系统中都是理论上存在的。
为了规避这一点并确保系统的收敛与可靠,我们引入了一个基于博弈论和不动点理论的混合数学框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